馬祖進入潮間帶的海產盛產期,居民開始因自食、販售、休閒娛樂等因素採集螺貝類,但因環境變遷,近年可採集資源具產量、體型的限制,傳遞海洋保育議題的警訊。
討沰、討礁是馬祖居民在岩石上採集螺貝藻類的維生技術,馬祖進入潮間帶生物的盛產期,在退潮的礫石、岩縫有許多如淡菜、龜足(馬祖俗稱筆架)、珠螺、笠螺、鐘螺、蠑螺、石蚵、藤壺等海洋生物,馬祖居民利用鏟器工具「螺鉤」進行採集,透過豐富的潮間帶生物維生。
但馬祖磯釣協會成員陳昌瑞指出,近年來各種螺貝類的量減少、體型小、種類變少,傳遞海洋資源不再富足的警訊。陳昌瑞以蠑螺舉例,以前沒有生長到拳頭大小的蠑螺不會採集,但現在很難找到這種大體型的蠑螺。
陳昌瑞認為,船械設備更進步,可到達的潮間帶與海域範圍更便捷,因此採集量相對早期馬祖漁業社會,對海洋生態破壞更大。另因物質條件變好,市場需求量變大的情況下,採集方式若不具永續觀念,將會形成資源更枯竭的惡性循環。
隨著環境變遷,海洋垃圾、環境污染、漁業工具的進步,都將導致海洋生態環境受破壞,海產資源的變遷對馬祖將是警惕,馬祖磯釣協會也提醒大眾重視環境保育議題。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