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告別聯合晚報 數位化趨勢下的閱聽變遷

聯合晚報宣布將自2日起停刊,1日出刊的將是最後一份聯合晚報,派送晚報也將近32年的朱先生,拿起最後一份聯晚直呼「謝謝、謝謝」。(中央社提供)

32 年,11783 份,《聯合晚報》於 6 月 2 日起停刊。這則消息一出,引起了廣大人民的關注與傳播界的震驚。聯合晚報的無預警停刊,對於身為就讀傳播科系的我們而言,無疑是一個重磅炸彈。

但這也並非偶然,聯晚也表示,決定終止發行是受到讀者閱讀習慣改變、數位媒體發展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聯合晚報此次停刊,不僅是讓我們看見了數位化時代的進步,也看見傳統紙媒不敵時代的洪流。這是一個時代的消逝,但也是另一個時代的開始。

聯合晚報1日上午在聯合報官網公告,自2日起正式停刊,創刊32年又3個多月的聯合晚報下午出刊後,畫下句點,最後一份聯晚頭版上,印著大大的「謝謝」。圖片來源:中央社

 

我們不能否認,數位化正在影響著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習慣。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擁有智能型產品:手機、電腦、平板等。廣大的媒體資訊、報導都能夠在網路上即時取得,這的確大大地提升了獲得即時資訊的效率和創造過往不能馬上傳遞重大訊息的可能性。聯合晚報作為台灣最後的晚報停刊,雖然是因應時代的變遷,但對於許多傳播人來說還是不免遺憾無法持續地堅持傳統紙媒。

無論是從近幾年媒體接觸率的報告,還是以台灣廣告量下降的局勢來看,我們也不難從中發現傳統媒體的變遷。 DMA 台灣數位媒體應用暨行銷協會也曾發表 2017 年上半年台灣數位廣告量約 140.3 億台幣超越 2016 年的 111.95 億台幣,整體總成長率為 25.3 %,他們推估 2017 年整年數位廣告量將達 312 億,超越傳統電視廣告量。果不其然,台灣在 2018 年整體數位廣告量再創新高,達 389 億台幣,反映了數位廣告的趨勢。

紙媒行業的發展受到了沈重的打擊,盈利也主要依靠的是廣告的收入。因此,這樣的市場在未來數位化的趨勢走向、發展中會慢慢進一步萎縮。除了紙媒受到數位化影響之外,我們也不難發現如今書籍的售賣情況也受到很大的影響。大多數人都習慣或是依賴網路上隨手可得的資訊和線上閱讀的平台,認為線上閱讀既能夠免費取得,也更為地便捷。我們或許會在思考紙媒為什麼還有必要存在?甚至有許多人認為紙媒應該要順應歷史潮流,改變革新,並且新媒體還能解決紙媒不環保的問題。

但是,在新媒體日漸強大的世代,資訊量從不匱乏,大多數的內容雜而不精,才會有部分群體仍堅信傳統紙媒的公信力和普遍認為紙媒在傳播上更具有責任與擔當。其實從傳統紙媒和新媒體來看,兩者並不是完全的競爭關係。相反,它們是屬於一種「互相取優」的關係,紙媒應該在這個新時代下繼續研究和發現自身的存在價值,並找到一個適合紙媒特性的生存和傳播發展形勢,才能夠取得平衡及發揮更大的社會影響力。

數位化產生的連帶影響與關係,台灣從此沒有晚報這種媒體類型。數位化後的世界將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轉變?我們的確應該去思考,但身為閱聽者的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現今媒體應該如何正視資訊來源,並且還能確保資訊正確與公正,再來思考究竟什麼樣的傳播方式是最適合並且在傳統和革新間取得平衡。

 

本篇文章作者為戴境吟,現為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馬來西亞僑生。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