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日治時期,日本人將棒球帶到台灣,從糖廠,銀行,學校陸續有棒球活動,幾年前 KANO 電影,就以嘉義農林高校獲得 1931 年甲子園高校第二名為題材,劇中人物只用日語台語,那個年代的棒球語言夾雜台式日語,日語,台語混合體,這種棒球文化持續到國民政府統治台灣,在學校與銀行棒球隊也是傳承使用,光復後的六行庫棒球對抗賽引領台灣棒球持續受到關注,由銀行界的合作金庫率先組棒球隊,土地銀行、台灣銀行、第一銀行、彰化銀行、華南銀行跟進。嗣後民聲日報杯的棒球賽吸引許多球隊參賽,球迷熱烈程度不亞於現今職棒,所以有「吃飽看野球」的歇後語。
其實早在 1952 年台灣社會還沒有電視前,棒球迷就透過廣播,聽廣播員用台語播賽事,
不過在 1990 年中華職棒成立開打,賽事都以國語轉播,棒球場上的台語,就鮮少被聽見了。
從六行庫對抗賽至 60 年代少棒風靡時期,地區電台就實況轉播比賽,全程使用台語,棒球守備位置與戰術專有名詞就採用外來語,棒球自美國,所以台灣棒球的術語都是由英文翻譯成日文再由日文外來語發音轉成我們球員現在常說的棒球用語。
因此,許多球迷若在棒球場聽到許多球員與教練間的對話,有時會一頭誤水,內行球迷或打過棒球的內行人自然會感到親切,許多資深球迷都希望有機會聽到一場「純台式」棒球轉播,尤其職棒若能在電視副頻道採台語播報,收視率不會輸給國語轉播,早在老三台(台視/中視/華視)時期,知名播報員傅達仁,郭慕儀,楊楚光⋯⋯幾位前輩,他們本身非棒球專長,但口條不差偶爾穿插趣味助詞,如傅達仁先輩的「壞壞壞連三壞」及「揮揮揮連三揮」等,球迷都一再莞爾回味,所以早年沒有「球評」這概念,就由主播自由發揮,現代職業運動轉播賽事除了「主播」外還有「球評」,球評基本上是該運動的出身者最理想,從球員技術到心理層面都有一定了解,但台灣會有資深體育記者來擔綱,主要原因是資深運動員縱使有滿腹運動專業,但口條與轉述技巧不理想也都影響播報品質,其實有些教練或球員,若讓他全程用台語跟本不是問題,就是偏偏使用「國語」評論,還真的會卡卡,導致不輪轉的台灣國語。
近期公共電視台語台開始啟用「台語」播報少棒賽,獲得廣大迴響 ,引領球迷穿越時空回到 40 至 50 年前的台語講棒球時光,期待日後棒球國際賽,本土職棒,甚至日本職棒與美國職棒賽事轉播時,都能在主頻道國語,副頻道台語的選擇下,讓球迷欣賞閱聽不一樣的棒球轉播饗宴,
吃飽看野球是棒球人的生命也是生活。
原文出自週末野球時間,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