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長吳政忠今天表示,這波疫情也為台灣生技新創帶來機會,也認為「未來新創 KPI 應該看國外資金進來多少,而不是新創家數」,透過連結更大規模的國際創投,更能幫台灣接軌國際。
科技部今天在 2020 BIO Asia-Taiwan 亞洲生技大會中設立專區,並舉辦「國際產學聯盟專區啟動暨簽約儀式」,同時也展示台灣各大學生技醫療科研成果,內容包括檢測、醫材、疫苗及藥品開發等,展現健康大數據、物聯網、 AI 和 5G 結合醫療及生物基因技術,希望也能鏈結國內外企業。
吳政忠致詞時表示,這波疫情為世界各國帶來不少衝擊,但是台灣優良的防疫成果,也讓國際企業關注到台灣的生技醫療研發能量,也為小型生技新創帶來機會。
吳政忠表示,如果能把生醫產業基礎連結其他領域,再加上數位科技運用,看好台灣在未來 10 年發展精準健康產業。目前生技產業產值為新台幣 6000 億元,希望 2024 、 2025 年邁向兆元大關,不只看營業額,也要讓獲利率更高。
吳政忠指出,台灣科技預算1年約 1100 到 1200 億元,比資金很難跟別國競爭,科技部會攜手其他部會爭取國外資金,「他們的錢進來才是台灣未來」,也跟科技部產學及園區業務司司長邱求慧提到,「未來新創的 KPI 應該是國外資金進來多少,而不是新創家數多少。」期許大家共同努力。
媒體會後詢問如何吸引國際資金,吳政忠表示,第一步台灣內部要「先整隊」,串聯科技部裡面很多小型加速器、經濟部設置的林口新創園、國發會一起合作發揮綜效。像是林口新創園中有所謂戰情室,應該可以看到分散各地的新創資料,目前3個園區管理局也有引進加速器,需要進行整合,才有力量。
吳政忠表示,第二步要「一致對外」,像是今天亞洲生技大會就是很好的機會,最大目標是吸引國外創投( VC )來台。他也提到部會提供的資金只能當做觸發,最重要還是後續布局,讓國際資金看到台灣產業的潛力,也才是台灣接軌國際的最佳幫手。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