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鐵董事長江耀宗 2016 年上任後,全力推動軌道工業本土化,從維修設備及零件起步,現在再升級,正進行更換的道岔控制、道岔監控及旅客資訊等 3 項次系統,全部台灣可自製。
江耀宗今天與媒體座談,介紹高鐵軌道工業本土化新進度,已從原先維修設備及零組件,提升到次系統,包括旅客資訊系統、道岔控制機箱、道岔監控系統,台灣已全部有能力自製,台灣高鐵決定不再向國外採購,改由國內廠商生產,也正進行更換。
江耀宗說,高鐵原有 8 站的旅客資訊系統從 2005 年至今已達折舊年限,系統難擴展更多設備且維護困難,由台灣業者開發的旅客資訊系統,可容納更多圖文訊息,旅客更容易辨識及閱讀,且新設備可支援未來智慧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運用。
高鐵新的旅客資訊系統 6 日起,已先進行桃園站穿堂層及月台層更換,其他車站也將陸續更換,預計 2021 年前完成。
道岔控制機箱是控制軌道扳轉及定位的重要設備,舊的設備來自歐洲,使用大量電子元件及繼電器做為轉動與控制,故障頻繁,台灣高鐵非常困擾。
江耀宗說,台灣高鐵 3 年前開始與國內廠商合作開發新的道岔控制機箱,以程式邏輯控制取代舊有設計,經過測試,有效解決繼電器電路不穩定問題,全線 150 組道岔控制機箱,預計 5 年內汰換 142 組,南港站因通車僅 4 年,暫不更換。
道岔監控系統是監控道岔控制機箱的運作,包括定位是否正確、溫度是否異常等,可供道岔故障後原因調查。
江耀宗說,道岔監控系統原本也是歐製產品,已面臨設備老化及原廠軟體升級問題,台灣高鐵 2017 年自主設計開發,並經測試驗證,可有效運作,今年就會辦理招標,汰換更新,全線 150 組,預計 4 年內可汰換 82 組。
台灣高鐵盼透過推動軌道工業本土化,扶植更多台灣產業參與軌道工業,先前在維修設備已有具體成果,例如 2018 年 8 月,委託中鋼打造 10 組電車線工程車,與工研院合作開發的 38 輛軌道電動巡檢車, 2018 年 11 月起陸續啟用,至今共有 22 輛上線, 2022 年 2 月可全部建置完成。
另外,去年高鐵列車的外裝噴塗首次使用國產漆,經過半年檢驗,不但附著力佳,鮮豔度也維持更久,且經費比原廠漆還省一半。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