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國藝電影類得主柯金源 長年追蹤環境變遷

外號「柯師傅」的紀錄片導演柯金源,去年底獲選為第21屆國家文藝獎電影類得主,他多年來記錄台灣生態,從早年未重視環境議題時,就一路累積超過30萬張圖檔及影片,目前仍有20萬張圖檔及短片待整理。圖片來源:中央社

點開紀錄片導演柯金源的手機行事曆,行程緊湊排至明年;私人 Google Map 上密密麻麻的標籤,全是他 30 多年曾經造訪的地點。柯金源每隔幾年總是會回到原地拍攝,追蹤長年以來的環境與生態變遷。

外號「柯師傅」的柯金源,去年底獲選為第 21 屆國家文藝獎電影類得主,他多年來記錄台灣生態,從早年未重視環境議題時,就一路累積超過 30 萬張圖檔及影片。他雖不斷將這些珍貴紀錄在網路無私分享,目前仍有 20 萬張圖檔及短片待整理,估算建檔上傳又得花上 10 年時間。

「有一些照片是冒著生命危險去拍,這些影像如果不使用太可惜。」柯金源不把影像當成個人資產,「我一個人用不完」,反倒希望各界多加利用,透過照片看到環境變遷的真相。

柯金源 1962 年出生在彰化偏遠的伸港鄉, 1980 年帶著相機以田野調查的方式,持續記錄台灣的自然風貌,特別是環境變遷與公害事件。

1987 年進入平面媒體擔任攝影, 1993 年開始製作生態環境影片,柯金源記錄的不只是台灣, 1994 至 1998 年也因為拍攝「大陸尋奇」跑遍中國偏遠省份,留下尚未過度開發的中國影像,包括長江、黃河源頭、青海無人區等人跡罕至之境。

幾年前,柯金源仍想回到這些拍攝地,但向中國申請拍攝卻變得困難。他大笑說,「以現在他們的設定來說,我就是台諜。」然而這就是柯金源一慣的記錄手法,每隔幾年就回到原拍攝地,在同一地點、同一角度按下快門,對照環境在外界因素影響下的 Before (之前)與 After (之後)。

1998 年,柯金源進入公共電視新聞部,參與「我們的島」環境新聞雜誌,製作關於海岸破壞、山林保育、環境公害等專題影片。 2007 至 2009 年間,他也曾為了記錄氣候變遷下的環境問題,分別前往北極圈、南極洲、珠穆朗瑪峰山區,拍攝冰川消融的現況。

如此執著於記錄環境,柯金源說,「早年的主流媒體對環境議題沒那麼重視,但我認為只要有人跑,議題就一定可以進入媒體平台。」經過他 30 多年來的實踐與累積,環境議題受到重視。現在,不但有記者專責環保,面臨經濟發展與環境維護的衝突時,環境優先已漸成普世價值,「現在談環境保育,跟 30 年前相比已經進步很多。」

然而揭發真相的同時,恐懼也隨之而來。柯金源表示,曾有幾次黑道以暴力相向、恐嚇,但他沒因此畏懼,「還是持續報導,我們站在明的地方,言之有理,報導都是善意出發,並非刻意扭曲。」

他認為需要有人提供這些資訊,社會才會多元,「我們站在提醒的角度,不斷把這些資訊提供給公民,遇到環境衝擊時,大家才能有所選擇。」

近期柯金源又多了一個「中年大叔」的外號,因應 35 歲以下收視習慣改以網路平台為主,「我們的島」團隊策劃「現在怎會這樣?!」系列短片,突破傳統媒體敘事型態,柯金源扛著「椅條」到台灣各個現場開講,生動有趣有如時下網紅,但影片介紹的是環境變遷。

節目第一集帶觀眾到新北市八里,多數人以為到八里只能喝咖啡,卻不知八里海岸曾有如撒哈拉沙漠的沙丘風景, 1987 年柯金源就曾拍到這樣的景象,但此景不到4年就消失,原因跟淡水河上游興建水庫、河川整治、大量採取河砂有關。影片中運用柯金源 30 多年來累積的影像資料庫,帶著觀眾走一趟生活環境的前世今生。

柯金源說,「我們很努力用年輕人理解的創新模式拍攝短片,盡可能讓年輕族群接觸到環境議題。」這一系列短片也入圍今年(第 19 屆)卓越新聞獎新聞數位敘事創新。柯金源認為「拍攝短片是策略而非目的」,最終還是希望觀眾看了短片,進而收視完整報導。

入行 30 多年,柯金源是金鐘獎的得獎常客,也獲得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傑出貢獻獎、卓越新聞獎新聞志業特殊貢獻獎等獎項。他認為「每一次的得獎,都是對團隊最大的鼓勵,大家比較不會覺得那麼孤單。」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