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負成長專題
2020 年台灣人口首度呈現負成長,為搶救生育率,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表示,政院近期將提出為期3年的少子女化對策計畫第二期,將原本生第3胎才加發 1000 元、提早到第2胎就加碼補助,希望為民眾排除生育障礙。
內政部日前公布 2020 年人口統計,去年1至 12 月出生人數 16 萬 5249 人、創歷年新低;死亡人數 17 萬 3156 人,死亡人數超過出生人數,台灣人口首度呈現負成長。
林萬億接受專訪時表示,人口負成長是可預期的,但 2020 年出生人數竟會比 2010 年虎年的 16 萬 6000 多人還低,「的確出乎意料」,出生人數幾乎以階梯式下滑,少子女化是政府必須嚴肅面對課題,也是非常嚴酷的挑戰。
林萬億提及,台北市日前拋出結婚補助,認為只要結婚就會生育,但事實上台灣的未婚率從 1966 年開始就一直維持在3成多左右,有偶率也沒有大幅度下滑;主要是因為離婚率提高,才讓未婚率微幅增加、有偶率下降。
林萬億說,未婚率近 20 年幾乎維持在3成4左右,就不能說因為未婚人數多、所以生育率低,真正關鍵還在於有無生育意願,而「育兒負擔」是左右生育意願的關鍵因素;因此,要提升生育率,政府就要為民眾排除生育障礙。
對此,林萬億說,政府不會提供一次性的結婚或生育補助、或是用下猛藥的做法,而是會仿效歐盟國家,推動長期而有效的政策,包括提高托育公共化的比例、提高育兒津貼、營造更友善職場環境等。
林萬億指出,統計曾顯示,若育兒負擔低於可支配所得的 15 %以下,民眾就會願意生第二胎;因此,政府現在提出的提高公幼占比、發放育兒津貼的政策,就是依據這個統計數據,希望讓父母育兒所負擔的金額、遠低於可支配所得的 15 %。
林萬億指出,根據統計,願意生孩子的人、以生2胎居多,但生完第一胎後可能就面臨養育障礙,政府即將推出少子女化對策計畫第二期,將原本生到第3胎才加碼 1000 元津貼,提前至第二胎就加碼補助,讓願意生2胎的人維持意願,從1胎增加至生2胎。
另外,托育公共化也被世界各國證實為提升生育率有效的作法。林萬億說,德國在 1990 年代生育率掉到1.4,第一個策略就是將公幼比例拉到6、7成。
林萬億說,台灣的處境比較辛苦,政院 2018 年推動少子女化對策前,台灣2至6歲的公共幼兒園不到3成,現在希望4年內可以拉到3成5;但這個比例還是不夠,政府又推動準公共化幼兒園,與私幼簽約,並由政府補助學費。
林萬億說,台灣現在的送托率大約是 67 %,希望能達到 72 %,趕上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 )國家;如果公共化、準公共化還有非營利幼兒園能超過一半,就能大幅減輕家長負擔,同時又可讓父母回歸職場,兼顧就業和家庭。
針對沒有讓孩童進入公幼的家長,政府每月提供 2500 元育兒津貼;蔡總統日前也承諾,在4年內育兒津貼將會提高至 5000 元。
林萬億說,因應少子化,台灣的對策並沒有落後世界,但提升生育沒有特效藥,希望在這些措施下,能讓台灣生育率止跌回升,也會滾動修正政策,找出最有效的方法。
台灣出生人數減少,未來勢必面臨勞動力短缺處境,林萬億說,由於人工智慧等新科技出現,全球預期 2030 年會有 15 %至 30 %的工作消失或被取代,剛好可平衡掉勞動力減少的缺口,政府反而不擔心勞動人數下降問題。
林萬億說,政府要處理的是「勞動力結構」問題,如何讓未來的勞動人口,隨著新科技出現,都能夠符合未來勞動市場的需求。
為讓勞動力充足,林萬億說,除要穩住無法被新科技取代的人力,還要培育數位科技人才,因此政府現在從高中、大學開始增加 STEM ( Science 科學、 Technology 科技、 Engineering 工程、 Math 數學)系所,讓數位科技專長的學生數增加,以因應未來趨勢。
至於是否要延後 65 歲退休年齡以彌補勞動力缺口,林萬億說,目前沒有打算延後退休年齡,反而是朝提升中高齡勞參率的方向走;目前中高齡、高齡的勞參率只有 45 %左右,政府去年 12 月推動中高齡就業獎勵措施,希望提升中高齡勞參率、讓退休人口回流,某種程度可以解決就業人口短缺問題。
林萬億舉例,如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雇用法,目的是要引進高科技人才,到 2020 年止就業金卡累計已發放 1945 件、比過去更多,外加開放僑外生就業, 2020 年也有 5000 多人,可逐步解決高科技人才缺口,若他們願意歸化還可以貢獻生育率。
就業金卡就是工作許可、居留簽證、外僑居留證及重入國許可4證合一的個人工作許可,有效期間為1至3年,期滿得重新申請,提供外國人才自由尋職、就職及轉換工作的便利性。
至於政院提出的少子女化對策第一期並未立即反映在生育率,林萬億坦言,相關政策的確應該更早推動,只是過去好像社會認為少子化是不可逆的趨勢,「習慣成新常態」,要打破常態就要花費更大的力氣;總統蔡英文上任後就是在彌補過去反應較慢產生的壓力,但這也不是誰的責任,而是要共同面對的問題。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