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花蓮光復馬佛部落 柴燒陶藝暖心創奇蹟

花蓮光復馬佛部落,柴窯陶藝暖心創奇蹟。圖片來源:中央社

花蓮光復鄉馬佛社區為生態永續打造蝙蝠屋,成為全國7大暖心社區榜首,也是農村再生明星社區;還將傳統磚窯改建為柴窯,培訓老農為陶藝種子教師,不斷創造「馬佛奇蹟」。

根據網路溫度計調查評選,全台7大最有溫度的「暖心系」社區,花蓮馬佛社區排名第一。

馬佛社區位於花蓮縣中區光復鄉的東南方,花蓮溪水系與秀姑巒溪水系以此為分水嶺,綠坡倚海岸山脈緩緩而下,形成花東縱谷少見的平地梯田,因而有「綠野香坡」美譽。

由於水源充沛,到處可見到天然湧泉與濕地,成為社區種植稻米的灌溉水源,也保存了豐富的自然生態。

與多數農村一樣,馬佛社區青壯人口外流嚴重。2009 年一群畢業於西富國小的同學,基於對家鄉的懷念及責任感,返鄉成立以農村發展為重點的「綠野香坡農村發展協會」,開始凝聚居民共識,恢復在地的昔日榮光。

綠野香坡農村發展協會理事長張秀真說,社區有一群日出而息,日落而作的蝙蝠,每到傍晚,這些成群結隊的蝙蝠軍團就會出動,把田裡的害蟲吃光光。

因此,她開始宣導蝙蝠對農作的好處,並透過國小發起的「蝙蝠復育計畫」,逐步建立起友善蝙蝠的環境。社區也成立砍草志工隊,用傳統人工除草取代除草劑,帶入友善環境的永續生態觀念。

張秀真指出,馬佛社區擁有悠久的製陶歷史, 1970 年代至 1980 年代此處曾有數家磚窯場,以生產紅磚為主,造就當時社區的繁榮;可惜 10 餘年光景磚窯場即停產歇業,留下高聳的煙囪讓人抹不去記憶。

2012 年社區通過農村再生計畫,運用在地的泥土來製陶或作為釉料,因而生出「馬佛陶」的概念。由花蓮陶藝學會莊文慶等專業人士協助,與在地國小的原住民課程結合,重新呈現阿美族坑燒製陶的方法,並培訓社區居民製作陶珠、陶壺等藝品。

馬佛社區藉著這些活動將阿美族祖先斷層的手工藝填補起來,並啟發將陶土產品與「友蝠米」共同行銷的構想,同時提升農村生活品質與休閒品味。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