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案例連日增加,有媒體以「大爆發」形容,也有部分勢力整天口誅筆伐要更換指揮官。台灣目前累積案例已經衝上世界排名 191,每日確診人數大約是日本每五分鐘累積的確診人數,只能說,對疫情的「心理感覺」,確實和世界其他國家頗有差異。
但是,我們沒有樂觀的本錢,也沒有悲觀的理由。這波疫情和過去我們經歷過的完全不同,但也都是其他國家經歷過的狀況,自然有可以因應,度過危機的方式。
不容樂觀的是,雖然經基因比對,本次本土病例均來自同一株武漢肺炎突變株,是華航——諾富特事件中境外移入的。然而,途中的傳播鏈還沒有找到,假設 R0(基本傳染數)=2,傳了 3 層,1 人就會傳給 8 人;傳了 4 層,就會傳給 16 人,我們掌握到下游的其中一個群聚,可能還漏了十幾串。社區中可能已有相當數目帶原者,這些帶原者中有的無症狀,有的症狀輕微,都可能帶著病毒四處移動。
然而相對而言,我們還在社區感染的早期,醫療院所能量充裕,社區防疫意識正在回升,疫情群聚仍可在北部特定社區或人際圈中找到蛛絲馬跡,這些疫調工作,在歐美日這些進入社區大量感染階段的國家都已經不可能。
我們需要的是,嚴格做好洗手戴口罩(根據去年國衛院模型,R0 推估可從 2.5 降為 1.5),立即增加社會距離(取消一切不必要活動,能遠距辦公、能外帶外送,就盡量不要出門),能打疫苗就一定打(英國打 AZ 疫苗,雖然病毒以突變株為大宗,但 R0 已經穩定小於 1),有不適除了先自主隔離,立刻就打 1922 去篩。
只要全民願意忍受不便,撐過兩個週期(14+14 天),社區感染源就能幾乎消失。
從這次疫調中我們很清楚看到,活動力強又不戴口罩的個案一進社區,立刻大量傳開,因此蓋牌不可能,防疫鬆懈穩死,過去台灣社會成功防疫的原則仍是有效。
這波疫情能擋下,六月就會有足量的疫苗讓所有高危險族群都打到(也會擴充接種點到診所等地),而經濟在一個月的降溫後,也能有秩序回復。疫情正在轉捩點上,你我都能彼此幫忙,讓台灣再守住這一關!
原文出自高雄好過日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