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報臺專欄》平議電視劇「茶金」的「四萬換一元」懶人包,我們到底要怎麼看台劇?

圖片來源:截自 YouTube 公視

事發經過

開播前被寄予相當期望的電視連續劇「茶金」,在 11 月 13 日於公視播出第 1~2 集、並在 Netflix 等隨選影音網站陸續上架後,在收視率及觀眾評價都有不錯的表現。

不過,近日有網友加入該劇觀眾行列後,在收看第 1 集時發現明顯的史實錯誤。

該集描寫 1949 年 6 月中華民國台灣省府決定啟動幣制改革,以新台幣取代 1946 年發行的(舊)台幣、並以 4 萬元(舊)台幣換 1 元新台幣的兌換率收兌(舊)台幣的情節中,將美國在台外交官描繪成建議中華民國政府推動此一幣制改革的推手、反而是劇中的中華民國行政院副院長對美國外交官拍桌反對此一幣制改革案,明顯與解嚴後的台灣史研究成果及大眾因此而生的認知相悖。

圖片來源:截自 YouTube 公視

相關消息在臉書及推特等社群網站傳開後,不僅遭名嘴兼歷史作家汪浩點出情節中的史實謬誤,同時也引發鍾浩東孫女鍾法藍等部份網友撻伐,更有不滿網友前去「茶金」一劇的臉書粉絲團留言抗議,卻遭該粉絲團小編回文稱「歷史上後來有沒有執行,有!誰執行的呢?最後誰拍板決定的?美國不管贊成還是反對,這中間一定有來回討論,這不是本劇重點。總之結果是什麼,當年就是執行了。」,明顯不認為該劇此一描寫有何問題可言,致使部份網友不滿持續延燒。

此一事件延燒開來後,雖然批評聲浪並未停歇,但也同時有部份論者為該劇或公視護航。

例如作家朱宥勳就在臉書個人帳號中,指斥不滿該劇的網友,稱這次事件「根本是某些台派亂打一通」,認為「一個 99% 細節都在轟炸國民黨的故事,寫錯一個細節就要被說是幫國民黨洗白,還有一堆陰謀論,那好啊大家以後都不要做這種本土取向的作品啊,反正動輒得咎嘛,真的是有病耶」,並反問「那些生氣的台派真的在乎歷史細節嗎?還是只在乎『跟我以為的不一樣』?」,同時把今年稍早播出、以描寫羅發號商船遇難事件為主題的連續劇「斯卡羅」,以及另外 2 部與歷史有關的電影「返校」及「賽德克.巴萊」拖下水,指稱這些影視作品也有不合史實的地方,文末並以「討厭公視你就直說,不要硬找一些亂七八糟的理由,看起來真的很廢 」作結。

圖片來源:中央社

另外有一些比較溫和的護航意見則認為「即便有『四萬換一元』的瑕疵,整體來說依然瑕不掩瑜,該劇不應承受過度的指責」,或者認為不滿該劇的網友是所謂「玻璃心」,也有學者以其所認知及學理為該劇緩頰。

這裡筆者先暫時不論編劇群的內部分工,劇本確定、拍攝完畢後也成稿的原作小說,與該劇影像成品之間在「四萬換一元」的情節落差,以及作為編劇之一及小說作者、事發後聲明「劇本與小說一切文責由其承擔,之後將不再從事任何書籍及劇本創作」的財經作家黃國華,是否與劇組之間有什麼樣的摩擦或不睦等等的問題;但該劇劇組眼見網路反彈仍未停歇,在 11 月 23 日由該劇製作人湯昇榮與公視發表道歉聲明,宣稱「未能清楚正確交代政策始末,確有不足,深感抱歉 」、「尊重編劇之一的黃國華在完成劇本並進行拍攝後,對小說創作的想法」,並承諾「之後將於節目播出時以文字說明作為補充」,能否止住不滿聲浪仍待觀察。

問題出在「權利感情」

沒錯,誠如反對「茶金」遭到網友強烈非難的作家朱宥勳所說,近年來台灣幾部知名度不惡的影視作品在史實上也並不是完全精準,多少會有一些瑕疵,但為什麼「茶金」的「四萬換一元」情節描寫,會引起網路上所謂「台派」圈部分網友的強烈反彈?問題的關鍵出在哪裡?

圖片來源:中央社

筆者認為,問題的關鍵在於「權利感情」。

72 年前的台灣幣制改革,相較於朱先生所指摘的其他歷史相關影視作品中的系涉史實及相關瑕疵,影響範圍及於當時的台澎全民、甚至間接影響這些人當時尚未出世的後代子孫的人生軌跡,影響之深廣不是其他影視作品系涉史實可以比擬的,有多少台灣人因為這次的幣制改革而導致財富縮水、甚或遭逢從小康淪為赤貧的慘禍,並將這類事件化為個人、甚至家族生命史的一部分,進而對此般事件的事實真相的重要性,產生「這也是我自身權利的一部分」的認知,並對此產生相當的權利感情、視為個人所珍惜的事物,這是朱先生與其他為該劇緩頰的論者及網友所不能忽略的事情。

再者,之所以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啟動所謂的幣制改革,原因也正是來自於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當局在台灣推行的惡政,歸納整理相關史實資料後,依筆者管見,中華民國在台當局當時的財經惡政至少有以下幾點:

ㄧ、1946 年 5 月臺灣銀行在國府接收下復業後,坐視臺銀在幾乎沒有強勢外匯貨幣及貴金屬作為準備金的情況下,驟爾發行(舊)台幣,其後台灣「省」府在 1948 年 8 月跟隨中國本部以金圓券取代法幣時的相關緊急措施而徵收得到的強勢外匯及貴金屬,也只能解決其中一小部分的問題,距離十足準備金的要求還很遙遠,雖然臺銀在現金準備及保證準備臚列多項內容,但實際上這些內容以正常標準來說,「能不能作為貨幣的發行準備」是非常可疑的。

二、中華民國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也染上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自 1937 年與日本發動全面戰爭以來的財政上惡習,以超發通貨作為填補財政收支缺口的手段,此一手段不僅沒有因為長官公署被改組為「省」政府而改善,反而因為從中國遷來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機關單位愈來愈多,而有益加惡化的趨勢。

三、中華民國在台當局在 1945 年 10 月底開始統治台灣後,並未採取有力的行動來恢復台灣的第一及第二級產業的正常運作,例如農業的稻作竟然直到 1948 年才勉強恢復到日治最末期的產量水準,工業無論整體或個別產業至少到 1947 年年初為止都呈現較戰前大幅衰退的情況,這不僅導致台灣失業率高漲、埋下社會不安的種子,更使政府稅基不足、必須透過超發通貨的方式勉強維持開支運作,使舊台幣的通膨問題進一步加速惡化。

四、中華民國在台當局不僅將舊台幣與當時的中華民國本國通貨「法幣」、以及法幣在 1948 年 8 月後的後繼者「金圓券」設定連動匯率,同時更不加管制放任中國法幣熱錢流入台灣,利用法幣幣值相對於台幣弱勢得多的優勢,來台灣套取物資後,或囤積居奇、或運回中國販賣以謀取暴利,這同時也進一步惡化台灣社會戰後的物資短缺問題。

五、雖然至今真相的具體內容有諸多不明之處仍待考究,但可以確定的是中華民國在台當局在接收日軍及日本在台總督府的物資儲備後,更將其中一部分如白米及白糖等大量運往中國,或轉賣充作軍資、或直接納為軍需,這也讓台灣的物資短缺更加惡化,加速饑饉及社會動盪。

在以上財經惡政的交會下,舊台幣在短短 3 年的存世期間,鈔券本身的發行量由最初的 33 億元膨脹到超過 5200 億元,臺銀在 1948 年為支應財政及交易需求推出與台幣鈔券有同樣效力的「即期定額本票」,發行金額最終更是突破 1 兆 2 千億元,通膨致使台灣人持有貨幣的購買力大幅縮水,同時也讓台灣金融體系瀕臨崩潰,而有大幅改弦易轍之必要。

也因此,發行新台幣的所謂貨幣改革,根本不是某些參與本次論戰的學者口中什麼「值得台灣人感謝的善政」或是「經濟奇蹟的神話」,只是中華民國在台當局為了收拾金融殘局的不得不為罷了,因此造成台灣民間財富的再一次流失等不利益,也應該由中華民國當局及其執政黨中國國民黨負起全責。

而對以上史實與脈絡有基本認知的台灣人,在收看「茶金」第一集描述「四萬換一元」的時候,不過也只是希望能夠看到劇中的如實陳述,這對一部以史實作為背景的電視劇來說並不是什麼過分的要求,但該劇卻將「四萬換一元」歸因於美國外交官的建議,完全無視於中華民國政府在決策過程中的主導角色及責任,不僅明顯悖於史實,更有為中國國民黨開脫責任的嫌疑,因此遭到部分網友的強烈非難與批評並不令人意外。

「評價歷史影視創作是否應該基於史實」的標準何在?—筆者的一些管見

毋寧應該這麼說,歷史影視創作因為內容與史實之間的關係而引發爭議,並不是台灣或「茶金」這部電視劇的專利,甚至可以說是世界多國的常見現象。

有些國家對於正規的歷史影視作品,抱持相當嚴謹的態度。例如日本,大河劇若有國旗之類的道具出錯,電視台及製作單位就必須鄭重道歉,史實謬誤更是不可容赦的過錯。

但在另一些國家,檢視歷史影視創作則不一定會採取如同日本的嚴謹標準。例如 Netflix 明年將播出、以描寫英國王室現代史為主題的連續劇「王冠」第五季,即便消息公布並引發爭議後,製作單位也堅持要用完整的一集描述當年黛妃因遭矇騙而接受 BBC 安排的爭議專訪事件,引發英國王室威廉王子不滿、以及「影視創作應該呈現史實到什麼程度」的討論。

英國威廉王子。圖片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而韓國的情況比較特殊,連明顯是喜劇的歷史影視創作都有可能被衛道人士撻伐,例如連續劇「哲仁王后」明顯是喜劇而非正規劇,但其中還是有情節及道具遭到韓國社會部分人士的強烈批判,甚至還有人希望該劇停播。

而台灣人應該用什麼樣的標準來處理歷史影視創作與史實之間的爭議?依筆者管見,可以採取這樣的處理流程:

一、首先判別該部作品是喜劇或正規作品

若該部作品是喜劇、有相當程度的趣味性質,可以採取相當低密度的判斷標準,原則上只要基本史實沒有嚴重偏離就可以;但如果是基於史實的正規作品,則必須用較前者嚴格的標準檢視。

二、接下來則應該判斷系涉情節是基本史實、較無關緊要的內容,還是歷史記載中的空白

如果是基本史實、而且還是與情節推進有一定關連的內容時,筆者認為這裡不應該有容錯空間,這次「茶金」的「四萬換一元」事件毋寧屬於這一類情況。

如果是較無關緊要或無違宏旨的細節問題,熟悉相關史實的學者及觀眾固然可以提出看法、指出錯誤,但不應該承受跟違背基本史實同樣強度的批判。

例如韓國文化放送(MBC)電視劇「第五共和國」的「雙十二軍事政變篇」中,在景福宮的一心會政變集團,是俞學聖還是黃永時先跟首都警備司令官張泰玩通話,劇中的呈現就有跟史實不同的情況,但這也只是該劇觀眾及相關歷史愛好者津津樂道的眾多網路迷因之一,並沒有遭到過多非難。

如果是歷史記載的空白處,在歷史上具有相當重要性,但真相的至少一部晦暗不明時,此際毋寧可以讓製作團隊有相當的自由空間,只要能採用具有說服力的其中一說就可以了。

例如日本與戰國時代「本能寺之變」的影視創作中,由於主謀明智光秀動機至今仍然不明,日本歷史學界對此有相當多樣化的見解,所以只要採取其中一說、並在情節上足以說服相當比例的觀眾就可以了。

不過這樣的處理流程與標準,只是筆者的一家之言,應該還有相當的改進空間,在此筆者誠摯希望所有對相關議題有興趣的人,與筆者一起來思考此一處理流程與標準的改進可能性。

結語

坦白說,任何影視創作物、或者該說所有人力營為所產生的創作物,不可能得到所有觀眾的一致認同,只是「茶金」一劇這次所引發的爭議系涉基礎且重大的史實,所以引發網路輿論一定關注也是合理的情況。不過,這次事件也激起台灣年輕人探究相關史實的興趣,讓更多台灣人開始關注「四萬換一元」前後的史實經過,或許是當初參與此一情節拍攝入鏡的主事者及製作團隊所始料未及的吧?

原文出自報臺,原標題為《平議電視劇「茶金」的「四萬換一元」事件——事發經過、問題所在,以及未來的判斷標準》,作者為黃俊倫,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