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日前投書媒體,並將全文刊載於地球公民基金會臉書,建議對三接遷離大潭藻礁海岸與海域公投案投不同意,也籲請尊重決定投下同意票的選民。
李根政指出,如果從大潭藻礁的保護運動至今的結果來看,已達成了很重要的成就,正是三接外推公投領銜人潘忠政等環保人士和團體的堅持和無私的努力,社會才看到了藻礁生態的珍貴和重要,以及因公投的壓力,讓政府提出再外推方案,將大潭藻礁的破壞減到最小。
李根政提到,能夠理解公投提案方堅持履行對連署群眾的承諾,努力推動公投通過,但也不能無視三接在能源轉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地球公民基金會做為同時推動國土保育、能源轉型、減空污的團體,在三接再外推方案已盡可能迴避藻礁生長的潮間帶的情況下,認為透過公投堅持三接離開大潭,並非對台灣最好的選擇。
李根政認為,接受三接「再外推方案」確實不是一個根本解決環境問題的作法,只是盡可能降低對環境衝擊;期待各界一起來探討,是否有更好的選擇,但公投在即,恐怕無法等到這個答案出來,才做出選擇。
李根政強調,至今,民進黨尚未對於當初粗糙的環評公開致歉反省,也沒有正面回應聽證會的訴求;護藻團體對於執政黨的信任就是這樣流失的,這也是包括地球公民在內,許多聲援、支持三接遷離大潭藻礁公投的各界人士和組織,當初聲援公投來迫使民進黨政府出面與民間社會對話的理由之一。
然而,李根政說,台灣環境團體並非一體,各組織本來就存在著路線和作法的差異,對於減煤、減碳、減空污,可能有不同的路徑和策略方案;如果三接公投可以促進環境運動背後的價值、知識、路線辯證,對於台灣社會邁向更理性成熟的公民社會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李根政在結語提到,地狹人稠的台灣,要邁向 2050 淨零排放是一個極為艱難的挑戰,三接的衝突矛盾只是開始,如基隆協和電廠的天然氣第四接收站正在環評審議,填海造陸的爭議未必小於三接;光電需要大面積的土地,與農漁村、生態環境空間衝突是現在進行式。
他並呼籲執政者應在淨零時程壓力下,充分考量社會公平、環境最小衝突,透過能源設施的國土規劃、生態基礎調查、健全環境與社會評估,落實程序正義,盡可能求取最大社會共識,不應再重蹈政治力介入三接環評的覆轍。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