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治療阿茲海默症、癌症這些最難克服的疾病解方,是我現在最大目標」,前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說,假設能運用醣分子科學對目前無解疾病有點貢獻,「從學術角度來看,這是我真正想做的事。」
翁啟惠今年 9 月剛獲頒「威爾許化學獎」,是諾貝爾獎桂冠的有力候選人之一。 11 月初,他在美國實驗室工作告一段落後,頂著獲獎光環風塵僕僕趕回台灣, 12 月 6 日在南港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辦公室接受專訪。
醣和蛋白質、核酸是人類細胞三大分子之一,醣最不被理解,人類的蛋白質至少有 7 成含有醣分子,但是科學界卻是一團迷霧,對醣分子的角色一無所知。
醣分子幾乎無所不在,而翁啟惠卻揭開了醣分子的神秘面紗,在科學界一戰成名;翁啟惠說,他這輩子不會離開醣分子科學領域。
「會研究醣分子,純粹是好奇」,翁啟惠坦言「選擇這條路註定孤獨」,當初申請研究計畫時,老是被打回票,開始時都拿不到錢,甚至常被計畫審查評論為「走錯路,醣分子沒有前途」,因為當時蛋白質才是主流市場,醣分子化學合成太複雜,沒人會有興趣。
即使是一條艱辛路,翁啟惠在美國麻省理工( MIT )學院的指導教授告訴翁啟惠,「最不容易就是醣分子合成,但卻是最好的機會」,給了他繼續「醣的人生」動力。
醣分子跟血型分類有關 新藥、疫苗與癌症治療契機
耗費 30 年時間,翁啟惠成功開發全新合成方法和工具研究,逐一解開醣分子在生物體內運作的奧祕,甚至發現醣分子幾乎與所有疾病都有關,甚至幹細胞的分化、精卵的結合、血型的差異、病毒的感染、癌細胞的擴散、及很多人體細胞間的互動和訊息傳遞,都與醣分子有密切關連。
翁啟惠說,醣分子其實跟人類血型分類有關,由於紅血球細胞膜上抗原 A 與抗原 B 的醣分子差異,才會分出不同的 A 型、B 型、O 型與 AB 型,至今他都很好奇其中機制。
醣分子的發現,不僅改變了全球醣化學和醣生物學的面貌,也正式開啟醣分子應用在醫學疾病治療和預防的新契機,為新藥、疫苗與癌症治療帶來突破性發展。
翁啟惠說,「找到治療像阿茲海默症、癌症,這些最難克服的疾病解方」,是他現在最大的目標,他不會離開醣分子,「我得獎、發表重要的論文,這些都還不重要,要後續有真正能造福人類的貢獻,人家才會相信醣科學的重要」,科技要落實到社會貢獻,這才是真正的影響力。
無所不在的醣分子,能否成為拯救世界關鍵因子?
翁啟惠說,醣科學可以應用到工業和醫學,在工業方面,纖維素是自然界最多的有機化合物,就是醣分子,也稱碳水化合物;它在自然界無所不在而且容易取得,可以做成很多衍生物如各種紙類、防水物質、衣服等,甚至可再循環,若從材料角度談醣分子會是好的石化材料替代品。
翁啟惠解釋,汽車交通工具產生後,石油的開採成為汽車燃料的主要來源,也帶動以石化工業為主的各種經濟活動,而很多石化產品也成為化學合成的原始材料,如甲醇、乙醇、乙烯、苯類等,製造出日常生活所需的塑化產品如塑膠袋及其他日用品等,但過度的石油開採及石化工業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也造成今天地球暖化及環境污染等問題。
為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替代石油的新能源勢必興起,電動車及太陽能、風能、氫能等無碳或低碳能源將更受重視,而這趨勢所造成的石化產品供應鏈減少的衝擊也將是創新的新動力。如何找到可以再生循環,對環境友善的替代材料至關重要。
翁啟惠說,植物在陽光照射下進行光合作用產生能量,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醣分子,醣分子用掉後又會變成二氧化碳,再交給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又可製造出醣分子,所以醣分子是可以再生及再循環的能源材料。他認為,「要開拓新環保能源,醣分子會被重視,做醣化學的說不定會有新的未來。」
翁啟惠強調,如果能善加利用這個自然界裡無所不在且最豐富的「有機化合物」,也許可預見的將來,很多石化產品有可能會被「醣化產品」所取代,讓人類的世界再度回到平衡、自然的生態環境,也許才能改善地球暖化及環境污染等永績發展的問題。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