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青年看公投》高雄人能從三接議題中獲得什麼?

圖右為第三座天然氣接收站外推工程。 圖片來源:中央社

「三接是什麼啊?」、「桃園離高雄那麼遠,關我們什麼事?」、「生態保育最重要!」

我是在北部讀書的高雄人,當朋友們討論三接遷離公投這項時事時,我很常聽到這些意見,想說點什麼又怕被揶揄,被貼上綠營支持者言論無法聽信的標籤。

在過去幾個月內,為了實事求是與捍衛議題討論的精神,我投注了許多心力來瞭解這項公投案的內容,並細讀環保團體、專家學者與政府部門等各方論點,配上各種演講、辯論會的洗禮,最後,我動筆寫下了這篇文章。

三接,全名桃園大潭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也是許多人今年初簽署保護藻礁連署書的來由。當時,在各界聲浪高漲、卻未做好溝通的情況下,這項連署就這樣進入了中選會的公投排程。許多朋友會問,桃園的工程跟中南部相距遙遠,我們又為何要關心這件事?

在高雄生活的二十年中,我看到美麗的天際線被霧霾掩蓋,清澈藍天不再,換來的是一層又一層的灰雲朵;而每個在外讀書的遊子一回高雄,已經習慣調侃高雄的空氣品質,伴隨噴嚏和吸鼻水的聲音。紫爆、不適合出遊等相關報導,相信高雄市民都時有所聞,而且還習以為常。

在北部,用電量遠大於發電量,於是很早之前中南部便開始了「南電北送」的策略。

而從台灣過去幾十年電子代工的蓬勃發展、美中貿易戰下的台商回流投資,到展望後疫情時代以半導體為首的高科技產業成為「護國群山」,都是台灣人所樂見的經濟與產業大力成長。但伴隨而來的是,用電需求攀升,中南部繼續承受空氣污染的代價。這個挑戰,台灣該怎麼面對呢?

2005 年桃園大潭發電廠的燃氣機組開始商轉,為台灣輸送大量的電力,但這並不夠應對北部產業與民生的需求。在未來的日子裡,大潭發電廠的八號、九號機組即將啟用發電,急需穩定的天然氣供應,現階段的液態天然氣則大部分來自台中的第二接收站。為了穩定大潭發電廠的發電與北部需求,當年馬政府與中油便提出了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方案,且開發面積涵蓋整個大潭海岸。

大潭電廠。
圖片來源:中央社

2016年蔡政府上任後,面對環保團體的質疑,政府單位和各界人士經過一連串的討論與協商,最終釋出了外推方案,將工程面積縮減成原先的十分之一。2021 年則再度外推,讓工業港離岸達 1.2 公里,足以不浚挖海底、不破壞水下礁體。這份折衷方案目的是兼顧能源需求,也重視環境議題,期望能在能源和環保的兩份考卷上都高分過關的方案。

當然,有朋友也問過我,燃氣和燃煤同樣都是火力發電,為什麼政府要力推燃氣發電呢?相較燃煤發電,燃氣發電是發電效率是遠超燃煤發電的,同樣的發電量,燃氣發電的空污排放是燃煤發電的一半以下。如果這樣講還很難理解,想想看烤肉時燒瓦斯和燒木炭,煙霧會差多少,也許就比較具象了。

所以說,在 2025 年能源轉型和更遙遠的 2050 年凈零碳排的政策目標上,燃氣發電可以有效補足能源高漲的需求,並同時兼顧降低污染的難題。

「2050淨零轉型」論壇,賴清德致詞。
圖片來源:中央社

有了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北部的供電會更穩定,能有效減少南電北送的份量,大幅降低中南部火力發電的負擔。這樣,不只能改善中南部空氣品質,還能用來強化工業與科技產業的能源供應,增加產業進駐的吸力。尤其,高雄市民最近都注意到了,在政府與民間的努力下,台積電、英特格(Entegris)等近 20 家半導體相關廠商的進駐,高雄將有機會成為全球新一代的高科技業重鎮!

所以說,三接的順利運行,對中南部的朋友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前面之所以特別提到藍綠執政的時空背景,我想表達的是,台灣能源議題並不是政治對決,而是跨越黨派之間的重要政策,各界人馬必須攜手合作,才能正向推動台灣發展的進程。

能源轉型政策需要三接,區域發展需要三接,空氣品質改善需要三接。

對三接遷離公投投下不同意票,正是我們親自參與守護生活環境的重要機會。

本文作者為黃敬棠,高雄人,現就讀輔仁大學。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