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2年,台灣社會甫於去年 12 月 18 日,以「
但就在此時,相對沈寂一段時日,近期僅透過經營 Yo
去年 12 月 18 日,中國國民黨在四項公投遭全面滑鐵盧,
我們可以怎樣理解韓國瑜這次的試水溫之舉,以及這次舉措背後所潛藏的問題?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即便在去年接連遭逢政治重創
再來,無論是中國國民黨黨內、抑或是中國國民黨以外的台灣社會,
先說國民黨內的紅統派自 2
2020 選後,吳敦義為敗選結果引咎辭去黨主席一職,
2021 年黨主席選舉,紅統派在韓國瑜並未參選的情況下,
朱立倫本身的立場搖擺,
在中國國民黨之外的台灣社會, 也有民粹藍能夠進一步擴大支持層的溫床
以四項公投的得票結果來看,毋寧理解為是綠藍雙方基本盤動員能力的展現。
這代表中國國民黨在作為搖擺區的新北及台中、
可以想見的是,中國國民黨的基層支持者,先前被 2018~2020 年初的韓流、2021 年間中國國民黨與其在新舊媒
恐將再現的韓流式風潮的最大主力—民粹藍,也將會成為影響台灣2022年
- 必須盡快在國際經貿如 CPTPP 協定的談判、台美 T
IFA 協商,甚至是美國在今年即將推出的印太經濟新架構— 等方面拿出更多政績。民進黨政府應該盡可能地排除相關障礙, 例如國內法規範的整備,以及日本執政黨從安倍前總理, 到古屋圭司日華懇會長、 高市早苗黨政調會長及佐藤正久黨政調會外交部會會長等國會兩院重 量級議員們所念茲在茲的「日本東北 5 縣食品進口解禁」一案。 - 必須注意國際通膨潮及全球化物流體系出現障礙,
對於國內民生物價可能造成的負面衝擊, 必要的時候可以運用政策及法令手段適當平抑民生物價, 以降低民怨。 - 務須確保水電等基本公共服務穩定運轉,
以免再有遭中國黨政當局透過該國官媒、 大外宣及台灣在地協力者見縫插針製造輿論。 - 政府應透過相關法體制的再整備,以及檢警調等各方的執法實踐,
盡可能壓制中國對台灣各方協力者的金流,使其金流無法順暢運轉、 並使台灣在地協力者沒有奉中國意旨遂行輿論風向等操作的空間。
隨著中國逐漸出現內外交煎、失速的處境,
本篇文章作者為吳哲文,1980年代出生的台灣人,平時觀察政經社會及國際等議題、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