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專題】陳時中喊出涵蓋率拚破85% 期待疫情輕症化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資料照)。圖片來源:中央社

台灣的 COVID-19 疫苗從一劑難求到供貨無虞,然而隨著病毒變異株的出現,只靠疫苗難以終結疫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設下 85 %人口接種的目標,同時引進抗病毒藥物,期待疫情輕症化,恢復社會正常運作。

到 2022 年 1 月中旬,國內 COVID-19 ( 2019 冠狀病毒疾病)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第 1 劑超過 8 成、第 2 劑突破 7 成,也有上百萬人已追加劑第 3 劑疫苗。每一波疫情升高、每一次出現難纏的變種病毒,都激發民眾挽起袖子接種疫苗的意願。

陳時中常常把「疫苗一定夠」這句話掛在嘴邊,不過日前他接受專訪時,提到 2020 年 9 月指揮中心宣布與 COVID-19 疫苗全球取得機制( COVAX )簽約時的情況。他回憶說,當時「連我自己都很擔心」。

回顧台灣 COVID-19 疫苗採購之路,疫情爆發初期,全世界科學界與產業界投入疫苗研發,當時沒人知道疫苗能否成功問世,深怕採購的疫苗半途研發失敗,但為了替台灣取得疫苗,仍冒險簽訂了不平等條約。

各國疫苗陸續在 2020 年底成功推出,陳時中表示,當時全世界瀰漫著「有了疫苗,疫情就會終結」的氛圍,歐美國家更是早早押注,超額採購大量疫苗。站在台灣的立場,陳時中說,他認為大國應該會釋出用不到的疫苗,但也坦言,當時若是台灣採購到疫苗,一定也是寧可抓著不放,避免疫情又有什麼變化。

去年 3 月,台灣開始施打 COVID-19 疫苗,起初乏人問津,當局經常被質疑疫苗買太多,會打不完,但 5 月本土社區疫情爆發,情勢頓時逆轉,掀起疫苗搶打潮。台灣一度歷經疫苗供不應求的困境,但友好國家患難見真情,日本去年 6 月 4 日捐贈 124 萬劑阿斯特捷利康( AZ )疫苗,隨後美國也送 250 萬劑莫德納( Moderna )疫苗,陳時中,日本和美國捐贈的疫苗「對台灣真是及時雨」。

他說,有了日、美援助的疫苗,至少可確保高齡者與高風險對象有疫苗可用。他回憶,當時聽到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署長周志浩報告美國捐贈疫苗事宜,他又激動又開心,「雖然知道有點怪,我還是忍不住抱了他!」

日本、美國、波蘭、立陶宛、斯洛伐克及捷克陸續捐贈疫苗,總數超過 900 多萬劑;再加上台積電、鴻海暨永齡基金會、慈濟基金會共同集資捐贈 1500 萬劑輝瑞 BNT ( Pfizer-BioNTech )疫苗,台灣受贈疫苗已超過總人口數,從疫苗不足走向供貨無虞。「未來疫苗過剩是難免」,陳時中說,疫苗需求忽高忽低,指揮中心堅持只要能買到,就要先買到手的原則,縱使疫苗沒用也在所不惜。

對於台灣 COVID-19 疫苗涵蓋率,陳時中說,「永遠不滿意」。他立下新的目標,盼望國內第 1 劑可達 85 %,第 2 劑 77 %。這是扣除無法接種的兒童,全台可接種人口占 89 %,幾乎等同全民施打。

近來隨著 Omicron 變異株現蹤,屢屢造成突破性感染,陳時中坦言,「靠疫苗終結疫情的希望又落空」,幸好口服抗病毒藥物問世,一手疫苗、一手藥物,終結疫情又燃起一線希望。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說,樂觀看待疫情走向,若口服藥開發順利,疫苗接種狀況良好,再加上 Omicron 變異株真的輕症化、感冒化,今年底有機會恢復正常生活。

亞東醫院院長邱冠明也樂觀認為,今年應可看到「隧道裡的光」,儘管目前 Omicron 變異株作亂,但未來疫情趨緩,可望過一段時間正常日子。他認為, COVID-19 肯定有消失的一天,他呼籲每個人把疫苗打好打滿,共同擔負起社會責任。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