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會犯錯進而從中學習成長,這是生命的歷程,我在六、七年前寫了幾篇文章鼓吹支持小黨,因為他們沒有政治包袱,可以高舉道德大旗,但跟許多朋友一樣,發現自己的想法其實太過天真。
政治中存在純粹理想的政黨或許有其必要,可能帶來一些刺激,但如果這個政黨有更上一層樓的機會,可能會帶來重大災難。許多人會問難道秉持理想的小黨和團結合作、以及國家生存難道不能並容嗎?
政黨之間的鬥爭是非常血腥,爭取選票的戰場刀光劍影,是否能夠當選拿到權力更是關鍵。說謊和偽裝是政治戰場上必備的武器,不管是要捍衛什麼東西,各種安全或進步議題。不可否認的基礎上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這件事情你可以做、我也可以做,為什麼不是由我來做?世代交替、取而代之,也是新陳代謝必備的過程。
葡萄牙國寶詩人佩索亞在不安之書曾經說過:宣揚所有人都是平等和自由的狂熱份子,就像曾經存在世上許多讓人奉獻生命的邪惡宗教一樣。
這種狂熱的宗教在政治上往往吸引浪漫主義者,浪漫主義者最基本的謬誤在於搞不清楚什麼是我們所需要的?什麼是我們所想要的?
如果分不清楚需要和想要,對於需要和想要的東西有著同樣強烈的慾望與渴求,就會感到相當的痛苦。
呼吸到空氣卻以為已經世界大同,吃不到麵包彷彿是世界末日。
這一次蔡英文說蔣經國反共的事件,有些朋友是這樣認為:民進黨退出深綠的那一塊,然後基進黨可以笑納這些選票,就是莫名其妙撿到槍的概念。這種看法當然不能說錯,但關鍵時候的論述和行動是相當的重要,尤其因為激情而過度延伸蔡英文的論述,可能不是撿到槍,而是撿到一顆拔掉插銷的手榴彈,甚至可能炸死自己。
許多人因為以往不好的經驗,對於投給小黨有一些疑慮。對於投給小黨,除了知識份子的不懂世事、理想主義過高之外,可能還有其他思考的地方:
一、投票給替代政黨,有沒有擴大你的影響
如果你不投票給代表自己的看法的小黨,那麼你有三種選擇:不投票,投廢票或選擇相近的主要政黨。不投票或投廢票當然是放棄自己在民主社會的影響,但是兩害取其輕,含淚投票,可以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嗎?我們希望相近想法的政黨,可以傾向採取自己的意見,所以小黨不會上,投票給這個大黨,並希望當選的一方,加強自己的意見。然而,這是一個致命的錯誤,往往與期待相反,當最接近自己意見的小黨,失去了選票,在民主的競賽中,以慘敗下場,這個相關的意見和想法,也隨之淡出下台一鞠躬,綠黨的發展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德國綠黨的崛起,是因為拿到選票,才會受到大黨的重視,進而顛覆整個德國國家的政治。
二、競選捕助和政治捐款退税
有些人鼓吹捐款 30 元給小黨,然後票投大黨,以為這對小黨是一模一樣,也可以補償小黨支持者的罪惡感,其實這完全沒有道理,這些多數充滿理想性的小黨,根本沒有人希望鈔票而不要選票,對他們而言,是理念認同的戰爭,拿到選票,過了門檻,再拿到補助,才是他們想要的東西,這樣金錢的道德補償,不僅是污辱了這個小黨,也同時污辱了自己,如果能夠接受這樣金錢補償的小黨,一定是不值得支持的政黨。此外,小黨要過好像 3% 的門檻,捐款的收據才可以抵稅,我有捐款給小黨,但是這個小黨卻不到 3%,無法抵税,跟一個詐騙集團一樣,這個小黨死了,理念當然也隨它而去,更不用説我下次為什麼要捐款給一個無法抵稅的小黨,不是錢而是情感寄託的問題。
三、指明方向、擴大支持、寄託希望
政治不僅是議會運作,投票給小黨也是一種啟蒙和策略的運用,是除了在街頭示威抗議和遊行的另外一種有效的方式,當小黨有 5% ,聲音自然在議會有所展現,如果只有 3-4 %,也可以吸引大眾和主要政黨的目光,指明方向,逼迫大黨轉移方向,其實大黨局內的一票價值比不上局外的一票。
在獨立、國家安全、或進步議題上面,小黨有時可以扮演槓桿的作用,但這個政黨是否令人信賴是相當關鍵的條件。政治是高明的騙術,撿到衝鋒槍或拔掉插銷的手榴彈,其實跟如何誠懇真實面對自己有相當大的影響,這跟政黨內有多少人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有關。
原文出自李忠憲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