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全面攻擊,很多人迫不及待要找輸家與贏家。我建議大家稍安勿躁,等烏克蘭的砲聲停止後,再來論輸贏。
戰爭像街頭械鬥,先出手的未必能打贏。戰爭也像打官司,提告不等於勝訴。等械鬥結束或官司宣判了,真正的贏家才會浮現。戰爭的勝負,也要等到砲聲停止後才會知道。
對俄軍而言,要高唱凱歌離開烏克蘭,以下這三個結果缺一不可:
- 烏克蘭軍民無力抵抗、或放棄抵抗,甚至投降。
- 俄羅斯在烏克蘭扶植一個傀儡政權,只聽命莫斯科,遠離北約盟邦。
- 戰爭的成本未拖垮俄羅斯的國力,也沒導致普丁下台。
對俄羅斯而言,最糟的結果就是陷入長期游擊戰,最後黯然撤退。戰爭的成本重創俄羅斯的國力,包括死傷、軍費、其他的經濟與政治成本。
別忘了,俄羅斯打的阿富汗戰爭,結局就是黯然撤軍,而烏克蘭的國力比阿富汗強幾十倍。
若出現這個最糟的結果,俄羅斯將永遠失去烏克蘭。為了防止俄羅斯的侵略,戰後的烏克蘭勢必加入北約,西方國家的軍事部署會推進到俄羅斯邊界。
在戰勝與黯然撤軍這兩個極端之間,有多種可能結果,例如在第三方介入下達成停火協議。至於雙方的輸贏,就要看停火協定的內容而定。
第三方介入的停火協議,其實就是給居劣勢的那方下台階。理論上,戰爭發動者不需要下台階,除非獲勝無望,或戰勝需要付出昂貴的代價。
若停火是這場戰爭的結局,俄羅斯不可能得到開火前的所有要求,包括烏克蘭全面「非」軍事化,並不得加入北約組織。
不論停火協議的內容如何,烏克蘭與俄羅斯很難破鏡重圓。為了防止俄羅斯再度入侵,就算烏克蘭沒加入北約,也會與西方盟邦加強軍事合作。
若出現這樣的停火結果,等同一切回到開火前的原點,俄羅斯這場戰爭白打了!
在開戰之初,西方國家不急著掀底牌。除非烏克蘭已經挺不住了,北約盟邦不會加入戰局,但會提供武器與情報支援。
戰後,西方國家也會提供大量經援,協助烏克蘭重建。對北約而言,把原是俄羅斯附庸的烏克蘭變成對抗俄羅斯的最前線,幾百億美金的花費根本不算貴。
現在砲火剛起,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等烏克蘭的砲聲停止之後,我們再來判定輸家與贏家。
原文出自翁達瑞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