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韓製運載火箭世界號第二次試射成功 衛星進入軌道

圖片來源:中央社

完全由韓國自主研製的運載火箭世界號( NURI , KSLV-II )今天在首爾南方約 485 公里的全羅南道高興郡羅老宇宙中心進行第二次發射,成功將模擬實驗衛星送入低地軌道。

世界號在韓國時間今天下午 4 時發射升空,其運載的模擬實驗衛星在發射 14 分 35 秒後成功分離,進入距離地球 700 公里的目標軌道並開始運作,在發射後 40 多分鐘時與地面首次連上訊號。

韓國科技部指出,全球目前只有 9 個國家擁有自行發射火箭的能力,其中只有 6 國能發射一公噸以上實用級衛星;世界號的目標是載送 1.5 公噸的人造衛星至距離地面 600 到 800 公里的近地軌道,掌握相關開發與發射台建造技術,成為第 7 個擁有開發中大型液體火箭引擎能力的國家。

負責世界號研發計畫的韓國航空宇宙研究院(航宇研)持續透過模擬衛星傳回的情報分析衛星旋轉角度,預估在今晚 8 到  9 時進入太陽指向( Sun Pointing )階段。太陽指向階段是確認衛星是否準確定位,穩定進入軌道運轉的指標。

若一切順利進行,這次發射的模擬衛星預計將在 22 日上午開始正常通訊,在穩定公轉狀況下, 29 日起將韓國國內 4 所大學研發的立方衛星進行分離,之後由 4 所大學各自的基地台進行通訊。

原訂 15 日進行第二次發射的世界號,先是因天候問題將發射日程推遲一天, 16 日火箭送至發射台後,在起豎階段又發現第一節氧化劑箱內部的傾角感應器數據異常,再次取消發射。

完成檢查及零件更換後,世界號在 20 日上午運抵發射台並進行起豎固定,在後續的箭體電氣系統檢測中,包括先前出現問題的氧化劑箱感應器在內,所有檢查工作皆正常進行。

韓國科技部表示,世界號發射管理委員會今天上午開會,判斷發射台所在的全羅南道高興郡羅老宇宙中心一帶天候條件符合世界號發射條件,決定依計畫進行燃料充填等準備程序,最終在 4 時進行發射。

韓國政府 1989 年成立航宇研,展開自主研發火箭之路, 2002 年開始的羅老號運載火箭研製計畫,除第一節火箭由俄羅斯製造外皆由韓國自主研製,在 2013 年 1 月成功發射; 2010 年啟動的世界號計畫則完全由韓國自主研發製造,共有 300 多個韓國企業參與開發,帶動相關產業技術發展。

韓國科技部表示,世界號開發階段透過產學合作提升產業技術能力,在 2020 年底共有 40 名來自 10 家企業的技術人員常駐在航宇研,投入經費 1 兆 9572 億韓元(約新台幣 464 億元)中約 8 成都用於業者執行計畫。

航宇研去年 10 月同樣在位於首爾南方約 485 公里的全羅南道高興郡羅老宇宙中心進行世界號首次發射,當時順利完成所有分離程序,但因固定裝置鬆脫、管線變形,導致氦氣及氧化劑外洩,餘量不足供 3 節引擎推進,因此最後未能成功使模擬衛星進入軌道。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