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文章已經寫的這麼好,沒有幾個人可以勝過他,有朋友問:如果我現在是 10 歲,我真的還要認真學作文嗎?程式恐怕也一樣。
這個問題不是問我的,是問許美華的,我 12 歲以前根本準備要接輪胎行。
人工智慧寫文章實際上可以改變什麼?已經有很多的實例不再是想像,在某些領域,機器已經可以產生出色的作品。
人工智慧很會回答問題,因此最近看到一些有關教育的文章提出一個概念,未來的世界,誰是最會問問題的人,誰就會贏,因為答案都在那裡了。
我倒不這麼認為,不管問問題或回答問題,都需要訓練思維,不會回答問題的人,當然也不會問問題,因為他根本不能夠判斷問題和答案之間的邏輯正確與否。
人工智慧會寫文章不會免除學生寫文章的必要性:這是關於思考的訓練。此外,可以想像人工智慧會產生非常令人愉悅的犯罪小說,但這不會剝奪我們寫作的願望和機會。
人工智慧一定會消滅很多白領的工作,這是無庸置疑的,很多白領的工作其實是混吃等死,充滿規律、毫無創意,最先被消滅的就是這些。
康德說:人是唯一需要工作的動物。工作是必需、樂趣還是義務?康德選擇了第三項。
為什麼要工作?這個問題有很多可能的答案。大多數時候,工作似乎是一種經濟上的必需,我們為了賺取薪水而被迫違背自己的意願。
因此工作在某種意義上,是為自己買來物質和空閒。對於工作,我們的自由範圍僅包括我們選擇更舒適或更有趣的工作的能力,即所謂適合我們性格傾向的工作。
康德提出了一種截然不同的想法,他將工作描述為道德意義上的真正責任,而不是一種強制。
核心問題是這種義務的來源是什麼?工作是義務的概念從哪裡來的?來自上帝的誡命?出於讓自己對他人有用的社交需要?來自理性本身的需求?
康德認為如果亞當和夏娃留在伊甸園的天堂,他們肯定被無聊折磨。而且還不會折磨至死,因為在天堂裡面不會死亡。被視為懲罰的工作,其實是一種祝福。
康德認為:工作不僅是為了避免無聊、打發時間和逃避人類存在的空虛,而是一種道德義務。
這是因為工作從根本上具有教育意義,讓每個人都能發展自己的技能、進步和提升。工作具有道德美德的所有品質。它透過要求工作的人付出的努力來實現和發展自我,對孩子來說是這樣,對成年人來說也是如此。
從康德的工作概念出發,人工智慧會寫文章或畫圖,對我們來講只是一個周圍的現象。
爸爸李正雄的紀念畫展已經有不少人去看,很多人說他畫的很好。我其實無從判斷,因為我自己不會畫圖,小腦不平衡、空間感有不少問題。我只能想像他為什麼要畫圖?動機是什麼?目的在哪裡?
至於畫的好不好?好像也很重要,很多人是因為我去看我爸的畫。但我爸爸申請展覽的文件上沒有我的名字,我高中同學是審查委員,他事後才知道,嘉義縣文化局通過了他的申請。
人工智慧會寫文章或畫圖,當然會形塑工作的面貌,但不會影響康德對工作的解釋:工作是一種道德義務,是一種對自己不斷的教育。
原文出自李忠憲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