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李忠憲專欄》人工智慧的意識(靈魂)

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著今天自由時報的標題,「超級電腦台灣杉,明年升級四號」台灣杉二號的網路和資安是我負責的工作。想想自己做的事情很多都是報紙的頭條,感覺不可思議。花這筆錢基本上又是跟人工智慧有關,這條路已經沒有國家可以避開。

如果人工智慧有意識,世界會變得怎麼樣?到目前為止要問人工智慧是否有意識最棘手的部分,是要確定人如何理解「有意識」。

人類對意識非常熟悉,個人的意識就是他們的主觀體驗,意識是在特定時間,處於特定精神狀態的那種特殊品質。儘管我們熟悉意識,但我們仍然不知道它的基本性質。關於什麼是意識,以及我們如何判斷它何時存在,目前還沒有廣泛認同的理論。

說出生意味著有靈魂,擁有靈魂概括了擁有完全屬於個人的感受和思想的想法。我們所有的記憶、經歷和行為似乎都屬於我們人類自己。用“靈魂”來表達,聽起來很宗教。“靈魂”是一個難以捉摸的概念,並非基於科學觀察。然而,將“靈魂”一詞替換為“意識”開闢了一個新世界,以更多的科學依據來解開是什麼讓我們成為人類的問題。

人工智慧複製人如果是人類的完美復製品,那麼為什麼他們不應該有意識呢?

講到意識或靈魂,每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從出生、童年到長大,在成年工作之後,許多事情變得一成不變。

有些人努力工作探索自己從未接觸到的領域,在職業生涯上努力往上爬,希望在工作內容和工作地位上有新的視野。

有的人努力賺取金錢,希望有更多的金錢,能夠享受更多不同的物質生活,想要藉由吃喝玩樂、頂級旅遊體驗新的人生。當然也有人沉迷於煙酒、毒品或性愛,這些都是因為對原有的生活感到厭煩、倦怠。

其實我們如果想要擁有不同的感覺,能夠有新的感受,這些方法都是徒勞無功。能夠擁有新的感覺唯一的方法就是:「否定自我並且鍛造新的靈魂」。要不然只有新的環境卻沒有新的內在,只會有所差異、滿足一時好奇,絕對不能感受到不同於人生以往的經驗。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當中,原本許多我們不知道的事情,慢慢地被我們瞭解,這樣的經驗不斷地重複,因此,沒有新的方式要得到新的感覺是徒勞無功的。人若不改變自己的靈魂,是無法用新的方式去感受世界。

我們的靈魂像肉體一樣在人生的過程當中慢慢改變,通常如果遭受某種疾病的侵襲,尤其大病初瘉之後,肉體會有更快速的改變。

就我個人的經驗,行動最基本的條件就是失去感覺,意志主導行動,失去感覺的意志,瘋狂地驅動的一個人的行動。「現實生活中的行動家都是正面積極,甚至是快樂的。」

像我這樣的工科教授喜歡哲學的確是一件反差很大的事情,工程是非常實際的問題,不像理學院教授需要做出很多完美的證明,工程師是要設計出新的系統,可以做小規模的實驗或電腦模擬來證明自己提出的方法是正確有效率,這種證明不是數學上的證明,而且很多是近似或改良的方法,藉由實驗或電腦的模擬來證明自己提出來的方法,的確比已經存在的方法更有效率,這樣就可以發表論文、提出專利或改造系統。

哲學的討論是非常形而上,在某種抽象的真空中進行,幾個世紀以來,世界各地的不同社會都從根本不同的角度,在腦海裡思考解決基本問題。但哲學思考的結果也需要與現實世界結合,所謂實踐哲學,困擾哲學家的問題,同樣困擾著我們所有的人。

人的肉體和靈魂的二元論是最傳統的哲學思考,我們的頭腦本身並非物質,我們可以用機器打造一個人的頭腦嗎?這就是所謂的人工智慧,到目前為止我們可以用機器打造頭腦的部分功能,但我們可以用機器打造一個完整的頭腦嗎?

笛卡爾的二元論認為,思想高於物質現象。它是一個超然的實體,沒有任何工程能夠創造思維。與二元論信仰直接衝突的是唯物主義,我們所謂的意識僅僅是大腦中生化反應的產物,伍爾夫說,“思想就是肉”,因此與我們的肉體密不可分。

生活在後達爾文式的社會中,許多人會支持這一觀點,並將人的思想視為進化的產物。我們都是靈長類動物,只是大腦比我們的猴子親戚更大,更複雜。任何超自然思想的觀念都是人類傲慢的態度。

但每個人都了解,我們除了思考的能力以外,我們也有感受情境的能力,快樂、羨慕、嫉妒、恐懼、悲傷、愛戀等等的情感,在我們的生存當中扮演了跟思考一樣重要的角色。

最近銀翼殺手2049這部人工智慧的影片,不斷地再被人提起,我也在網飛上面複習了一次,主角人工智慧的K有沒有靈魂?下面這句話非常重要,一個人用這句話也可以問自己有沒有靈魂?

“Dying For The Right Cause. It’s The Most Human Thing We Can Do.”
~ Blade Runner 2049

原文出自李忠憲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