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英首相府:G7擬簽署聯合宣言 確保烏克蘭長期安全

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左1)與外交大臣柯維立(James Cleverly,左2)、國防大臣華勒斯(Ben Wallace,前右1)出席11日至12日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舉行的北約峰會。圖片來源:中央社
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前中)11日抵立陶宛,出席北約峰會。英國首相府預告,與G7(七大工業國集團)盟友預計12日在峰會場邊議定一項「歷史性」新架構,保障烏克蘭的長期安全。(英國首相府提供)圖片來源:中央社

 

英國首相府今天表示,與七大工業國集團( G7 )盟友預計明天在北約峰會場邊議定一項「歷史性」新架構,保障烏克蘭的長期安全。

首相府指出,這是第一次有這麼多國家聯合為特定單一國家,提供全面性的長期安全關係安排。

G7 所有成員國預計都將簽署聯合宣言,揭示各國未來將如何協助烏克蘭在結束戰爭後,仍持續有能力嚇阻並回應任何未來可能發生的攻擊、捍衛領土主權。

根據首相府的說明,簽署宣言各國將分別與烏克蘭透過「雙邊」機制,商定給烏克蘭的安全承諾。

各國預計將提供烏克蘭更多防衛裝備、增加並加速情資分享、強化烏克蘭的網路和混合威脅防禦能力、擴大常態訓練和軍事演訓計畫,並進一步發展烏克蘭的工業基礎。

北約峰會明天進入最後一天議程,「北約-烏克蘭理事會」( NATO-Ukraine Council )將首度開會,首相蘇納克( Rishi Sunak )擬在會議期間表達英方強力支持簡化烏克蘭加入北約的路徑。

「北約-烏克蘭理事會」是北約與非成員國互動的新機制,北約官員在峰會開幕前即表示,這將是非成員國烏克蘭首次與所有北約成員國「平起平坐」同在一桌開會,溝通烏方需求與各成員國的考量。

官員指出,北約與烏克蘭的互動預期未來將更即時、有效率;北約將致力增進各成員國之間及北約整體與烏克蘭的互操作性。

根據北約議程,瑞典也將出席「北約-烏克蘭理事會」會議。

蘇納克今年 2 月在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 Volodymyr Zelenskyy )閃電訪問英國及隨後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 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 )期間,公開倡議各國提供烏克蘭長期的安全保障或確保烏克蘭的長期自我防衛能力,以嚇阻俄羅斯、預防烏克蘭再度面臨殘暴侵略威脅,並協助確立烏克蘭在未來任何對俄協商具顯著談判優勢。

蘇納克今天表示,透過促成烏克蘭成為北約一員及簽署支持烏克蘭的多邊和雙邊正式協定,北約各國將向俄羅斯總統蒲亭( Vladimir Putin )傳達強力訊號。

首相府預告,蘇納克將在「北約-烏克蘭理事會」讚賞盟友就簡化烏克蘭入會路徑達成共識,並指出烏克蘭在增進與北約的互操作性方面取得大幅進展,且具改革意願,這些因素讓烏克蘭距離準備好取得在北約應得的位置更進一步。

北約今天正式同意簡化烏克蘭入會路徑,烏克蘭將不需按既定規則通過「成員國行動計畫」( Membership Action Plan , MAP )這一階段,而改由透過「年度國家計畫」( Annual National Programme )接受北約定期評估、檢視進步情況。

不過,儘管烏克蘭入會路徑在形式上獲部分簡化,北約仍未提供烏克蘭正式、明確的入會邀請或相關時程規劃。

北約僅表示,將在「盟友們同意,且條件達成後」,向烏克蘭正式提出入會邀請。各成員國按「共識決」原則達成的共識是,正式邀請烏克蘭入會的前提之一是與俄羅斯的戰爭結束。

北大西洋公約第 5 條指出:「針對任何一個或多於一個成員國發動的武裝攻擊,應被視為是對全體成員國發動的武裝攻擊。」基於「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共同防衛原則,各國在這樣的情況下有義務行使聯合國憲章賦予的個別和集體自衛權,協助被攻擊的成員國。

為避免各國捲入戰火,仍在戰爭中、或存有領土爭議的國家,一向難以取得北約入會邀請,即便公約第5條僅要求各成員國以其「認為必要的方式」提供被攻擊國協助,並未強制要求此方式必須是軍事手段。

由個別自願加入的國家建立聯盟,協助烏克蘭取得較長期的安全保障,雖堪稱創舉,形式上卻也避免「由北約集體提供烏克蘭安全保障」在北約內部恐進一步引發的爭議。

英國政府在峰會前即表達立場,支持讓烏克蘭加速入會。國防大臣華勒斯( Ben Wallace )曾提到,芬蘭、瑞典皆未被要求經過 MAP 這一關,而眼前這場戰爭已證明烏克蘭的作戰能力及捍衛北約自由民主價值的決心。

英國今天並宣布將再次加碼軍援烏克蘭,包括即刻運送數以千計援烏主戰坦克「挑戰者 2 型」( Challenger 2)的彈藥、超過 70 輛英國陸軍戰車和後勤車隊,以及總額達 5000 萬英鎊(約新台幣 20 億元)的裝備維護合約。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