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李筱峰專欄》兩位台灣的菁英——朱昭陽與曾天從

圖片來源:截自李筱峰網站

台灣沒有人才嗎?看看今天的冥誕壽星中,有兩位台灣的菁英。第一位是教育家,首創高等學府的台灣人朱昭陽;另一位是台灣哲學家曾天從。

朱昭陽出生於 1903 年 7 月 24 日,台北板橋人。

1921 年畢業於台北師範學校。1925 年,考入東京帝國大學經濟學部。他的指導教授就是矢內原忠雄。

朱昭陽在東京時,加入台灣民族運動團體「新民會」,與林獻堂、蔡培火、楊肇嘉等相識,支援「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他於大二時通過行政科高等文官考試,大三時又通過司法科高考及大藏省就職考試。東大畢業後,進入日本大藏省任職,曾位至敕任官,是日治時代台灣人最高行政官。二戰終戰之初,朱昭陽與志同道合者發起組織「新生臺灣建設研究會」並被推為會長,他毅然放棄大藏省的優厚職位,準備回台貢獻鄉梓。

朱昭陽因為親自體驗到日人對台灣人在教育等各方面的歧視,意識裡湧起了創辦學校以教育台灣子弟的心願。

他說,為了台灣將來之建設發展,根本的工作有賴於人才的培植,欲建立自主的台灣,必以培養一批優秀的人材為急務。

1946 年 2 月朱昭陽回台後,他一邊應台北市長游彌堅請託接掌市立大同中學,並應魏清德邀請,協助整頓台灣省合會儲蓄公司;同時進行設立大學的籌備工作。在台灣礦業名人劉明的鼎力支持與協助下,結合了一批日治時代反日的民族主義者,如林獻堂﹑蔡培火﹑楊肇嘉﹑吳三連﹑杜聰明﹑丘念台﹑黃朝琴﹑林柏壽﹑劉啟光等人成立校董事會,由林獻堂擔任董事長,延平學院於焉產生。

延平學院於 1945 年 9 月招生,報考人數兩千多人,錄取一千人,比公立學校的聲勢還大。其師資可說一時之選,包括:教哲學的洪耀勳,教英文的蘇維熊、魏坤泉,言語學的陳文彬,論理學的黃金穗,美學的徐先堯,經濟原論的朱華陽,經濟史的張漢裕,民法蔡章麟,民法總則的洪遜欣,國文的黃得時﹑曹欽源等人。並有星期五講座,邀請林茂生﹑廖文毅﹑廖文奎等人演講。

這所臺灣人首創的高等學府,必然讓國民黨不安。學院開學不及半年,就遇上了二二八事件而遭封閉了!事件發生時,正逢春假期間,師生實際上並無任何組織從事活動,只有零星學生參加,但是 1947 年 3 月 20 日延平學院卻接到當局停辦學校的命令,理由是學校內藏有武器,這完全是子虛烏有的藉口。延平學院被封,與同時許多台灣精英份子被捕遇難,可說是當時國民黨政權有計劃消滅台灣本土勢力的同性質行動。

事件後,延平學院試圖復校,卻因各種條件均已不再,只能在 1948 年 9 月設立延平補校。延平雖然成為補校,但這所補校師資之優異,在今天看來仍令人咋舌,有台大、師大等教授及社會知名人士,都樂意前往任教,包括李登輝也是延平補校的教員之一。延平補校後來發展成為今天的延平中學。

事件過後,魏道明出任臺灣省主席,主任秘書羅理向魏道明推薦朱昭陽出任合作金庫常務理事。他在那裡和李登輝同事。

1949 年 9 月,朱昭陽在合作金庫上班時,突然被傳到警備總部審訊有關當年在東京組織「新生臺灣建設研究會」之事,他被羈押達一百日,到年底才獲釋返家,但被強制命令登報聲明解散該會。

朱昭陽於 2002 年 2 月過世,總統陳水扁特頒褒揚令。

圖片來源:截自李筱峰網站

第二位要介紹的今天的壽星是台灣哲學家曾天從。

曾天從生於 1910 年 7 月 24 日,台北新莊人,1928 年 3 月台北一中畢業後旋即負笈日本東京,就讀早稻田第一高等學院文科乙類,繼而在東京帝國大學,攻讀德文與哲學。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台日之間航運屢受盟軍潛艇攻擊。1943 年 9 月曾天從畢業後遂轉往滿洲(東北),在瀋陽農業大學執教到終戰為止。終戰後,輾轉自東北經天津、上海回台,受時任系主任的林茂生邀至台灣大學哲學系任教。他專冶科學哲學及實存主義,為臺灣哲學思想的先驅。

曾天從醫生著述豐富,包括日文學術論文及著作有:《現實學序說》、《真理原理論》、《真理觀之諸問題》、《純粹現實學之構想》、《批判的辨證法與實在論的範疇論》、《社會進步之基準》;中文學術論文及著作有:《物質論》、《宇宙論》、《生命論》、《意識論》、《精神論》、《文化論》、《時空論》、《論理論》、《哲學體系重建論》上下卷;另外還有詩集《詩詞試詠》。

曾天從曾在其著述中感嘆:「當代哲學正在表示哲學衰落的時代,這或許是黎明前的黑暗,在預告光明時代將至的前兆。在如此哲學風潮之下,著者不願迎合時代的潮流,竟敢奮力想要重新建立形上學,以及哲學體系,反顧孤島的孤身苦悶,不覺有些悲愴的感慨。」

哲學家曾天從並非不問世事的學者,對於處在「孤身苦悶」的「孤島」台灣,他仍不時關切,他用詩詞來發紓他內心的感慨,以下試舉數首:

〈良民心聲〉之一

–寄望自由民主公正清廉政治

遽聞光復民歡騰,

接收官員帶軍旅。

花天酒地耽醉迷,

黑天暗地堪憂慮!

〈良民心聲〉之二

流亡政權遷臺來,

居民頓時受災難。

貪官污吏忙揩油,

謊言塞責事偷懶。

〈政治犯頌〉之一

世上常見政治犯,

獄中無端受苦難。

奉獻犧牲為正義,

苦難贏得人頌鑽。

〈政治犯頌〉之二

天生聰慧政治犯,

牢獄當作修道場。

日夜省思尋道理,

啟迪人世道長揚。

其詩雖不講究工整的平仄韻律,但他內心的波瀾仍可深深感受。

2007 年 8 月 31 日曾天從逝世。

圖片來源:截自李筱峰網站

原文出自李筱峰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