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然乎?一個半世紀前,全球才三十幾個國家,現在越分越多,已近達兩百國了。哪有分久「必」合?這個「必」字未免太「歷史宿命論」了!在歷史哲學上,「歷史宿命論」又稱「歷史主義」。
最會拆穿「歷史主義」的一位學者,就是今天的冥誕壽星卡爾.波柏(Karl R. Popper)。他在 1902 年 7 月 28 日出生於維也納(當時屬奧匈帝國)的一個猶太裔中產階級家庭。卡爾.波柏幼年就開始涉獵哲學、歷史、藝術、音樂。
一次世界大戰時,卡爾.波柏曾目睹戰爭的殘酷,生靈塗炭,使他對極權主義、種族主義深惡痛絕,逐漸對各種意見、學說採取批判的態度。
他畢業於維也納大學。1928 年獲得心理學哲學博士。
1937 年,納粹勢力抬頭,奧地利將被納粹德國吞併,卡爾.波柏因而移民紐西蘭,任大學哲學講師。1946 年遷居英國,任教倫敦政經學院,講解邏輯和科學方法論。
他原本自認為是馬克思主義者(那是時尚),但觀察許多馬克思信徒的激烈言行,他逐漸醒悟,批判馬克思主義成為他的學術重頭戲。波柏認為馬克思理論失敗的原因,完全是因為拘泥歷史主義所致,因為通過歷史而預言未來,是毫無根據的。馬克思主義只是一套意識形態,理論上既不能成立,經驗事實上亦遭否証,根本沒有馬克思所謂「歷史的鐵律」,波柏認為那是偽科學的教條。他說「資本主義有缺陷,不意味著社會主義就能做得更好。」
此外,波柏不同意馬克思的暴力革命理論,他主張溫和的改良,一切流血衝突事件都應該避免。工人階級的利益保障不需要用社會革命的暴力手段,完全可以採用社會改良和民主的手段達到其目的。
波柏的著作豐富精深,包括《研究的邏輯》、《開放社會及其敵人》、《歷史主義的貧困》、《科學發現的邏輯》、《猜想與反駁:科學知識的增長》、《客觀知識:一個進化論的研究》、《無盡的探索—思想自傳》、《自我與腦》、《開放的宇宙》、《實在論與科學的目標》、《二十世紀的教訓》,其中以《開放社會及其敵人》(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與《歷史主義的貧困》(The Poverty of Historicism)最具代表性,波柏抨擊歷史主義,捍衛「開放社會」,即自由與民主的社會。
波柏認為歷史主義不過是以權力主義和極權主義為根基的理論性假設,波柏除了批判馬克思主義,他對歷史上還有兩位歷史主義的代表人物,也重磅評論,他們是柏拉圖和黑格爾。
他認為柏拉圖的理想國充斥著極權主義、集體主義,否定個人自由的價值觀;而黑格爾的國家主義、民族主義,對法西斯主義有著巨大影響。
他認為開放社會應該是一項基於民主制度的漸進社會工程,社會工程應該是以排除人民痛苦優先,而不是增加快樂。
在政治哲學上,他要求社會改良政策需要具體的、有針對性的目標,而不是空談理想。他提出了政治哲學中的四個悖論:
- 「由誰統治」和「如何統治」的悖論。要知道「如何統治」才重要,而不是「誰來統治」。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在於探討權力制衡的方式,應該以合理溫和的手段來達到普遍的目的。
- 「民主」與「專制之效率」的悖論。開放社會必須是一個基於民主制的社會,它的目的不在於最高的效率,而是減少可能帶來的巨大危害。
- 「自由」與「平等」的悖論。不加限制的自由將會擊潰自由本身,平等絕不能以犧牲自由的代價來換取。波柏尤其反對將道德視為一種國家意志,那根本錯誤。開放社會應該是「政治道德化」,而非「道德政治化」。
- 「自由」與「寬容」的悖論。不加限制的寬容也會擊潰寬容本身。他主張民主制的寬容限度在於不能寬容反對民主制的人(其目標是法西斯主義)。
1965 年波柏被英國女皇封為下級勳位爵士;1976 年當選皇家科學院院士;1982 年獲頒榮譽侍從勳章。
1994 年 9 月 17 日波柏於倫敦過世。
*後記:波柏的政治哲學,足供我們台灣警惕!
我們台灣若說是一個民主自由的「開放社會」,尚屬淺層,但是我們這個淺層的「開放社會」的內外,卻存在著一股反民主的敵人,正威脅台灣。
波柏的《開放社會及其敵人》很值得大家好好讀一讀(可惜侯、柯、郭,不善讀書)
原文出自李筱峰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