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立法委員、國安會副秘書長張旭成辭世,他在學界的成就與對台灣的奉獻,遠超過這兩個公職頭銜所代表的意義。他親歷台美關係的冷暖,一九七九年在美國國會作証,義正詞嚴宣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更是台灣人民的心聲。
國安會副秘書長不足以替他定位。他是台灣早期留美學生,從哥倫比亞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後,成為中共政權成立後,美國第一代「中國通」,出版著作「人民解放軍介入文化大革命」、「中國文化大革命中的激進派與激進意識型態」,及「中國的權力與政策」,成為美國學界研究中國問題的指針。
他是「不會坐牢的台獨」。會坐牢的「台獨」是人在台灣,敢主張台灣獨立,甚至採取行動者,會有牢獄之災;在國外的台灣人,主張台灣主權獨立,要求國民黨實現民主,都算是台獨,會被列入黑名單有家歸不得。
張旭成沒有參加「台獨聯盟」(他說因為聯盟有太多國民黨特務臥底),沒有被列入黑名單,實際上國民黨政府還要運用他在學界的地位,替「中華民國」說話,及分析美國與中國情勢。
純情派、聯盟派沒有把他完全當自己人,但他有台灣人的心,屬於李登輝型「一邊一國」的「台獨」並無疑義。因為他是台灣人,為台灣前途發言,美國學界也把他視為接近「台獨」。
美國對中國承諾「不支持台灣獨立運動」,所指只限在美國的「台灣獨立運動聯盟」,這一點季辛吉與周恩來的談話很清楚,因為當時台灣內部「並沒有台獨運動」,他們也同意,即使台灣內部有台獨運動,蔣介石也有軍隊會鎮壓。在美國的台獨,不勞美國支持,但也不會坐牢。
尼克森打開中國之門後,他是以美籍學者身份,最早訪問中國的台灣人之一,會見周恩來,直言台灣不要被中國統一,也不會成美日殖民地,它有第三條路:成為東方瑞士,中立的獨立國。在中國人眼中他也是台獨。
張旭成在美國學界展露頭角,應邀在當時極富盛名的「新聞週刊 Newsweek」國版撰寫專欄,評論亞洲及中國事務;他參加中國問題研討會發言,讓看中文一知半解的美國學界同僚相形見絀。
陳水扁當選後安排新政府人事,論學識能力,對美國的經驗,外交部長與駐美大使當非張旭成莫屬。但他對卡特政府中國政策的嚴厲批判,當年主導與中國恢復邦交的美國官員心存芥蒂,他們有人對新聞界放話,指美國不歡迎張旭成;外交體系怕被整肅,奔走抗拒,而陳水扁對外交人事認識不清,去找李登輝商量,李登輝建議的部長人選沒有張旭成,駐美代表也跟他擦身而過,他只好繼續幹立法委員。
張旭成通美國事務,卻無緣挑美國事務大樑;在國安會副秘書長之後,內定駐印度、紐西蘭和愛爾蘭都被擋駕,理由是他們受中國壓力,結果被遠放一個與他專長無關,人口只一百五十萬的巴林王國。
張旭成學術地位高於同輩,但公職不如他人順遂。回顧既往,他最光彩,最應受台灣人感恩的大事,還是一九七九年以賓州州立大學教授身份,應邀在美國國會參院作証,對美國外交轉向替台灣人民發聲。在提交証詞或出席作証的六個台灣人,張旭成是唯一正式由外交委員會邀請的証人。
他在美國國會替不願當中國奴隸的台灣人,發出嚴正的宣言:「美國不應逼迫台灣與中國談判,也不應把台灣當作中國的一省。一千七百萬台灣人民不願生活在共產體制下的國家。他們要決定自己的命運;他們要掌握自己的命運。」
「美國行政部門試圖把台灣說成是中國的一部份,那是大錯特錯 。過去三十年美國與台灣維持政府間關係,並承認它是全中國的政府。那與事實不合,那樣做是錯的。台灣並不是中國。但是我認為硬說台灣沒有這個政府存在,那同樣是不對的。台灣有一千七百萬人民,有獨立國家的事實,他們期望獲得承認。
「我認為台灣人民要自己決定及掌握他們自己的命運,希望國會能依此方向,讓台灣人民能掌握他們自己的命運。」
四十四年後,在他辭世之年,他的「七九宣言」不但由國會陸續立法實現,行政部門也逐步納入政策加以推行。公職「國安會副秘書長」,駐巴林王國代表的官銜,實不足以反映他爭取和衛護台灣民主的貢獻。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