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漫畫家陳筱涵於法國出版首本政治長篇漫畫「菁英學院」,以全球領袖上學去的故事,搭配搞笑荒謬的暗喻與諧音,嘲諷國際局勢與台海現況,出版後大獲好評。
陳筱涵(Stellina Chen)的首本政治長篇漫畫「菁英學院」(Dans la cour des grands)在法國出版,13 日受邀於布朗利河岸博物館(Musee du Quai Branly)舉辦新書發表會,多位重量級藝文工作者與漫畫家出席。
近年來,陳筱涵以尖銳的亞太局勢觀察和幽默諷刺的畫風活躍於法國世界報(Le Monde)等媒體的政治漫畫版面,刻畫台、美、中三角關係的作品更被收錄在最新版法國中學史地教科書中。
陳筱涵先前繪製全球政治人物的嘲諷漫畫受到法國出版社青睞,便以此為出發點,邀請她在「開學」的主題框架下進行創作。
陳筱涵接受專訪,談及創作過程時笑著說,「當我提筆時,發現有夠難想」,尤其這一系列是限制 92 頁完成,一頁一面,沒有分鏡、對話框,較難發揮,「而且要透過人物互動把全球政治事件串在一起,真是太難」。
最後她在漫畫中讓 20 位全球領導齊聚校園,準備開學,也符合時事的放入能控制新聞觸及和形塑輿論的 Facebook 和 X 平台執行長。
陳筱涵大玩文字遊戲與諧音梗幫全班同學取化名,如法國同學叫「馬卡龍」(Macaron)、俄羅斯蒲亭成了加拿大名菜「肉醬奶酪薯條」(Poutine)、北韓同學叫「泡菜」(Kimchi)、中國同學習近平成了X-man。
至於台灣同學,陳筱涵說,因為蔡英文的名字外國人不太知道,就以她最有名的特色取叫「民主女士」。
她設計開學後投票選班長作為故事軸線,透過各國候選人宣傳政見、拉票結派的競選過程點出國際局勢;各國候選人反應內政的政見也荒謬到令人莞爾,例如 X-man 就爭取要「永遠當班長」;而馬卡龍則是想把下課時間從 6 點 20 延長至 6 點 40,諷刺其延後退休年齡的爭議性改革。
漫畫各處都充滿法文諧音梗與小巧思,例如學校名字是 20 國集團(G20)的諧音,而班導是隻動作緩慢、沒有實權,且名字諧音為「聯合國」的樹懶。
陳筱涵具政大外交系與法國研讀國際關係背景,活用地緣政治作為題材,如漫畫中,台、日、韓3位同學和美國在遊樂場上玩得很開心,X-man 和好友俄國同學則在一旁拿望遠鏡監視。接著便跑去和看不對盤的美國同學搶人,而夾在中間的就是一臉飽受困擾的「民主女士」。
俄烏戰爭、糧食衝突、擁核俱樂部、美中抗衡、全球暖化、北韓試射飛彈、國際組織角力等重大議題都隱晦地透過同學間的互動方式呈現,X 和臉書的角色也巧妙穿插在漫畫中,幽默諷刺,卻也發人省思,最後結局更出乎讀者預料。
「即使不會法文,或是不明白地緣政治暗喻,也可以用另一種方式解讀,單純享受故事」,陳筱涵說。
「菁英學院」不著重哪個國家或區域,而是隱晦嘲諷全球局勢。法國讀者有政治嘲諷漫畫的傳統,並有一定國際新聞知識,作品一出版便獲得好評。
受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欽點,正籌備巴黎政治漫畫博物館(Maison du dessin de presse)的前國家遺產學會(INP)主席巴爾巴(Philippe Barbat)13 日也出席新書發表會,對漫畫相當感興趣,甚至邀請陳筱涵作品入館。
中央社提及,柯文哲日前在漫畫自傳自序中表示「沒看到台灣用漫畫來探討重要主題」,引起台灣漫畫界撻伐。
作為政治嘲諷漫畫家的陳筱涵直言,「這表示柯文哲都沒有關心台灣的漫畫,台漫很多元、觸角很廣,之前就有政治長篇漫畫,講政治、醫學都有,圖像小說也很多,他應該都沒有去看」。
陳筱涵是巴黎國際政治漫畫組織 Cartooning for Peace 的成員,作品時常登上法國、德國、荷蘭等主流媒體,讓世界看見台灣觀點的政治詮釋。
陳筱涵多年來以畫筆凸顯台灣在國際上的地位與困境,也努力突破台灣在國際政治漫畫呈現上的局限,精準又幽默地為台灣發聲。之後,陳筱涵也希望在台灣做國際新聞嘲諷漫畫的刊物,推廣台灣較為少見的政治藝術形式。
(新聞資料來源: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