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申翰(文章連結下附)解釋得很清楚。我們先撇開環保和安全的論點不提,就經濟論經濟:事實就是先進國家的核電廠新建計畫,都面臨到工期延宕、預算暴增的窘境。英國的辛克利角(Hinkley Point)就是最惡名昭彰的例子。
美國推動「小型模組化核電(SMR)」的 NuScale 新創公司,在愛達荷州的建置計畫,也因為預算過高而停擺(十一月的新聞)。
現在世界上有約六十座核電機組在建置中。其中超過四十座都在中、俄、印三國境內,少數在孟加拉、伊朗、埃及等第三世界國家。而先進國家的核電計畫幾乎全都在難產當中,例如日本的大間、島根兩座新機組計畫都已經被冷凍。
當全球各地,尤其是先進國家的核電,新建計畫紛紛觸礁甚至被迫放棄,而既有的核電廠又逐漸退役,這會造成什麼結果?
這會造成核電廠建設、運轉、維護所使用的特別規格品,逐漸失去「規模經濟(economy of scale)」也就是「量產」的優勢。而失去規模經濟會怎麼樣?就是核電特規品會越來越貴,而生產廠商因為不划算而逐漸退出市場,也會造成特規品的取得越來越困難。而且金錢成本不講,廠商中離會造成技術與客服的斷層。
說句白話,零件貴是一回事,最怕是買不到或叫不到工,那才是天不應地不靈。
之前台電換核二廠的螺栓,六顆連料代工叫價上億,其實就是核電產業規模萎縮的後遺症。
中俄印和附庸的第三世界國家如此全力發展「負擔得起」的核電,代價是什麼?恐怕是在安全性上面打了折扣吧!瓦房店化不是講假的。
現在全世界唯一核電產業還在欣欣向榮的,只有中、俄、印三國,嚴格來說只有中國。
在犧牲安全性而換來的低價競爭之下,不久的將來,每、日、歐的核電產業鍊受不了低價競爭而退出市場,核電特規品的市場就很可能會被中國壟斷。
again,關鍵字「瓦房店化」。
消費者最大的悲哀,就是做獨門生意的供應商賣給你爛貨,但你又不能不跟他買。
那麼國民黨狂推核電的背後動機是什麼?不只是維繫核電幫的特權買辦利益而已,而是打算把台灣的電力系統也整個中國化。這跟第三世界國家把自己的電信基建整套包給華為和中興,成本固然減低了,但是國家安全也被人外包掉了,是一樣的道理。便宜的最貴。
這條伏筆線老早就在佈局了。有一位與馬英九淵源甚深,出身台灣而在香港當到高官的核電學者,便與中國的核電產業鍊有著極深的瓜葛。
是的。核電問題不只是環保和公安,也不只是經濟,而是從國安到經濟到公安到環保,到處埋地雷的巨大問題。
原文出自蕪菁雜誌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