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挺過治療崎嶇路 白血病友攻讀醫學院盼回饋社會

台灣重症兒童協會年會記者會16日在台北舉行,病友蔡承諭15歲那年確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從「怎麼會是我」到勇敢面對,歷經2次幹細胞移植也沒有被擊倒,他如今病況穩定、攻讀醫學院,盼能回饋貢獻社會。圖片來源:中央社

15 歲正是活蹦亂跳的年紀,蔡承諭卻被告知得了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從「怎麼會是我」到勇敢面對,歷經2次幹細胞移植也沒有被擊倒, 23 歲的他如今病況穩定、攻讀醫學院,盼能回饋貢獻社會。

穿著剪裁俐落的黑色風衣,蔡承諭說話語氣溫柔且口條清晰,這個在醫師口中生命故事很精彩的 23 歲大男孩,曾經短短1年內深陷癌症反覆發作險境,就算接受親屬的周邊血液幹細胞移植,仍難逃病魔糾纏,最後遠赴荷蘭進行臍帶血幹細胞移植,終獲新生。

然而回首這段崎嶇人生路,他今天在台灣重症兒童協會年會記者會活動開始前接受媒體聯訪,沒有任何怨懟,只有滿滿感謝。

蔡承諭說, 15 歲那年,他腳上出現了一些小小的出血點,不像瘀青,就是一點一點的散布在皮膚上,但身體沒有其他異狀,食慾、體重都正常,未料皮膚科醫師看完覺得「怪怪的」,後續到大醫院做骨髓穿刺,確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怎麼會是我?」他不諱言當下心情很挫折,難過了幾天決定接受挑戰,儘管這場大病讓他前前後後休學2年,甚至幾度進出加護病房,卻也成為他進入醫學院的契機,把曾經的苦難當作動力,選擇攻讀分子生物暨人類遺傳學系,期盼在「中場休息」後要活得更精彩,有一天能回饋社會,貢獻微小心力。

另外,在台灣重症兒童協會捐助下,中研院與和信醫院共同研究建置重症基因庫暨細胞/藥物研發平台。和信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醫師陳榮隆表示,平台啟用3年多,共收錄 60 例兒少重症個案,發現多種重症兒少體內攜帶的基因變異,並釐清諸多疾病症候群及精準治療的關聯,幫助 30 名患者重獲新生。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