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李忠憲專欄》知識、道德與判斷

圖片來源:Pixabay/作者:geralt

理性在一個人時比較容易存在,記得我在「留德華教授臉書筆記」第一篇文章講到,在德國北濱的小島遇到一個漂亮冷酷的女生單獨在寒天雪地裡面旅行,她說是來思考的,20 幾歲的我很難了解這是什麼樣的情況。

她告訴我們「孤獨才能夠思考」,其實這句話只對了一半,在人群中也能夠思考,但是孤獨思考相對比較簡單,不受干擾,

有孤獨思考的能力跟經驗以後,才有辦法在人群中思考,勇敢做自己,了解自己,走出一條跟一般選擇不同的道路。

康德強調理性批判,理性沒有火、沒有光、沒有熱,沒有感性的存在,理性的生活方式,沒有喜怒哀樂,是否意味著沒有激情?

康德深入地剖析了人類能力的核心,將其劃分為知識、道德和判斷三大領域。他認為,無論在哪一個領域,這些能力都建立在「訓練有素的感知能力」之上。康德強調,「知識依賴於直覺」,「道德依賴於典範」,而「判斷則需要案例」作為支撐。他主張,通過不斷的訓練和經驗積累,這些能力得以增強。

康德進一步指出,我們內在的破壞性本質,如性慾、衝動和無拘無束的想像力,可能導致一種無政府狀態。然而,他認為透過將想像和幻想納入理性的範疇,可以將這些破壞性轉化為理性的服務者。康德認為,敏銳的感官是透過個人訓練和培養而來的,並且是體驗世界的基礎。

他也談到了理性的孤獨性,以及它在沒有感性的生活中的存在。康德認為,「理性思考後的決定擁有巨大的力量」,「這種力量超越了家庭和教育的影響」。他強調,這種力量背後的信念會自然而然地帶來耐心,幾乎所有關鍵的事情都能迎刃而解。

康德選擇留在柯尼斯堡,並沒有像其他 18 世紀的知識分子那樣選擇旅行,這一選擇象徵了他對獨立思考的重視。

康德的思想世界包含了對自然和技術的獨特看法,認為人類應該與自然和諧相處,而不是控制自然。他對理性的理解超越了純粹的邏輯思維,包含了情感智慧和創造性思考的元素。康德的思想挑戰了傳統的啟蒙運動觀點,提倡一種更加和諧與適應的生活方式。

圖片來源:Pixabay/作者:carlosalvarenga

原文出自李忠憲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