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如何面對異議決定台派的戰力

圖片來源:取自 翁達瑞 臉書

所有群體都會有異議,也就是不受歡迎的聲音。群體的成員如何面對異議可決定群體的戰力。這個道理適用任何群體,包括捍衛本土價值的台派。

不幸的是,部份台派成員面對異議的模式,反會折損自己的戰力。這是我長期的觀察與體驗,眼前就有個現成的例子。

大選前網路假訊息充斥,成大教授李忠憲曾在臉書貼文批評唐鳳。選後立法院亂象百出,讓李忠憲有亡國感,也在臉書貼文批評蔡英文。

李忠憲的「異議」引發同溫層的不滿,因此被貼上臉書公審。貼文的版主聲稱不信任兩種人:

  1. 會用「大小姐」稱呼蔡英文的人。
  2. 污衊唐鳳沒做事的人。

其實版主講的是同一個人,也就是李忠憲。在貼文的留言區,版主轉貼李忠憲批評蔡英文的文章,接著是一長串公審李忠憲的留言:

  • 要不到官嗎
  • 他選前說賴清德無法贏得總統大選
  • 我有發覺他不對勁
  • 李的狀態確實偏向喜樂島
  • 因為賴清德沒有找他入閣當數位發展部長
  • 我懷疑他自卑感很重
  • 在我的手機裏早就把他封殺了
  • 這位李教授,早就退追蹤了
  • 這人絕對是紅統派
  • 我兩星期前就解友了
  • 真的不想看他一直吹只有他看得到真正的禍害

我與李忠憲是長期臉友,也有數面之緣。我認識的李忠憲與上述留言無法相連。顯然公審李忠憲的這些人並未長期追蹤他的文章。
為了避免事態惡化,我也留言表達了看法:

「台派應該異中求同, 在共同的價值與目標下,接受多樣的觀點與論述。只因為特定言論不同就切割,台派的力量會越來越小。
李教授的文章我追蹤多年,從不懷疑他的台派價值。
他對唐鳳的批評有個人的專業角度,我未必同意,但也沒有足夠專業加入討論。

他近日對蔡英文的批評,我認為『心急』多於『惡意』。如果大家覺得不妥,可私下溝通,不需公開切割。

多年來,我也受到很多台派朋友的批評,多數是因為誤解、或刻意的扭曲、甚至有人惡意抹黑。
我的貼文都在臉書,應該有幾千篇。我自認每篇都基於本土價值,經得起檢驗。就算有少數幾篇出錯,也不應被全盤抹煞。
對李教授近日的貼文,我的看法一樣:他長期為本土價值發聲,不應因少數的爭議文章被全盤抹煞。
恕我直言!」

我站出來為李忠憲澄清,還有另一個理由:我自己曾是同溫層公審與切割的對象,而且未曾止息。我知道這樣的公審與切割極不公平,理由如下:

  1. 留言完全沒有論述,對爭議的釐清毫無幫助。
  2. 大部份留言是無端猜測、惡意扭曲、甚至是不實抹黑。
  3. 只因為少數言論爭議,當事人的長期貢獻被全盤否認。

台灣的大學教授為數眾多,願意站出來為台派發聲的少之又少。李忠憲是其中之一。也因為這樣,李忠憲被貼上標籤,連學生求職都受到影響。

李忠憲的長期言論貢獻未獲得肯定,反因少數爭議被同溫層公審。李忠憲本來就是統派的眼中釘,欲去之而後快。結果是台派自己動手獻上首級。

相較於台派公審與切割李忠憲,藍營則力挺「謊言連篇、爭議不斷」的徐巧芯。李忠憲與徐巧芯簡直是雲泥之別。諷刺的是,李忠憲被棄如敝屣,徐巧芯被捧在手心。

在政治的對陣,我反對打自己的小孩給別人看,也反對豬隊友或做球給對手的說詞。

這種炮口對內的作為只會折損己方戰力,間接助長對方聲勢。

台派戰將不可能完美不出錯。萬一言行凸槌,他們需要的是提醒與鼓勵,而非公審與切割。只要基本價值正確,就算偶有異議也應受到理解與寬容。

如何面對異議可決定台派的戰力。如果公審李忠憲的戲碼繼續重複,總有一天台派會找不到戰將,因為有功無賞,打破要賠!

圖片來源:取自 翁達瑞 臉書

原文出自翁達瑞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