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低迷,官方持續推出救市措施,銀川台協會長李京安認為,除了外部壓力,中國也面臨市場復甦緩慢問題,從製造業接單情況來看,要恢復過往水準,仍須2至3年時間。
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與中國記協台港澳部主辦的海峽兩岸記者聯合採訪活動7月 31 日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訪問了李京安。李京安目前為台商組織「全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副會長和銀川台協會長。
中國經濟在 COVID-19 疫情後復甦乏力,今年上半年外資直接投資( FDI )金額人民幣 4989 .1億元(約合新台幣2.2兆元),年減 29 .1%,是連續第 13 個月下滑,意味著投資中國市場正失去吸引力。
為救經濟,官方陸續推出救市措施,其中商務部日前宣布多項新政,將進一步放寬市場准入,落實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的外資准入限制措施,推動電信、網路、教育、文化、醫療等領域有序擴大開放。
李京安受訪時坦言中國內部面臨市場復甦緩慢的問題,以製造業接單情況來說,目前雖稍有回暖,但要恢復過往水準,「大概仍須兩到三年的時間」。
李京安於 1993 年到中國投資, 2008 年開始跨足太陽能與新能源產業。對於中國太陽能產業面臨產能過剩、利潤下降以及外部制裁等內憂外患,市場普遍認為行業面臨低谷。
對此,李京安對媒體表示,早期在中國從事新能源行業,因科技及配套建設相對短缺,成本極高;如今產業相當成熟,加上官方陸續建成特高壓電網進行「西電東送」,不僅提升綠電的使用範圍,電價成本也快速下降,具市場競爭力。
他指出,最早推出的太陽能發電板囿於當時材料與技術問題,有發電量偏低、設備占地過大、不符合環保標準等情況,因此帶動設備汰換需求,在此背景下,新能源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時間仍長,「我還看得到 10 到 20 年的商機」。
對於歐美指稱中國太陽能產業輸出過剩產能一事,李京安則說,歐美企業進場晚、技術不足而且用工成本高,缺乏競爭力才祭出相關措施,但是制裁效果並不大,因為在市場經濟運作下,中國太陽能產品仍具優勢。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