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未如外界期待有所止歇,川普政府在啟動中國輸美產品 500 億美金關稅後,又對中國輸美產品 2000 億市值美金啟動 10% 關稅,並揚言如果屆時還是沒有滿意的協議,2019 年 1 月 1 日就會對這批 2000 億產品啟動 25% 的關稅。中國對此啟動對美輸中產品 600 億美金的課稅。先不論川普政府日後否會將中國輸美剩餘 2500 億商品也給予高額關稅,或是認定美中貿易戰未來的輸贏為何,但這場貿易戰已經觸發新的產業趨勢,因為對中輸美產品課徵高額關稅的關係,使得大量在中國設廠之美、歐、日、甚至是台商等,紛紛考慮移出中國,不少廠商開始考慮移至台灣以及東南亞。這波全球供應鏈重組的發展,對台灣的影響將十分巨大。
首先,美國啟動全球供應鏈的重組過程會導致降低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的比重,對於習慣於美中台三角貿易的製造模式來說,台灣必須及早做出調整。不論是 2017 年底公布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2018 年 6 月白宮公布的中國經濟侵略報告、都提到中國對於市場秩序只願意選擇性遵守,並透過種種不公平手段取得經貿優勢,認為過去期待對中國開放國際市場,可以引導中國走上經濟開放與政治民主的道路,如今,西方對中國的預期已被證明是錯誤的。
美國也認為中國開始反向對非洲、拉美等國輸出新的反民主治理模式。並利用債務陷阱取得對印度洋、中亞甚至部分位於重要戰略位置的歐洲國家的控制權,以強化其與美國進行地緣戰略對抗的籌碼。美國因此不會再容忍中國肆意破壞市場秩序的作為。正是在這個戰略指導下,美中貿易戰於焉展開,且極可能成為長期現象,這個因素加上關稅緣故,使得在中國的廠商做出從中國出走的決定,進而降低了中國成分在全球供應鏈的比重。
作為深植於全球供應鏈的台灣,對這場製造版圖全球大挪移感受自是最深,執著於傳統三角貿易作法將無法面對新局勢。
其次,當美國經濟未因美中貿易戰而下降,但中國卻因這些發展而受創嚴重時,我們更需要注意其所代表美國經濟勢力重組的意義。過去 25 年間,金融業支配了美國經濟,華爾街對華府長期呼風喚雨,甚至主導對中政策。在與中國關係密切的高盛、摩根大通等投資銀行對華府影響深遠的狀況下,與中國出現貿易戰幾乎是天方夜譚。因此現在會出現貿易戰的事實,一方面代表華爾街勢力在美國經濟的退潮,二方面也意味著過去始終處於邊緣的製造業,其影響力在變大。
事實上在過去 10 年於美國出現的頁岩油技術改革、再生能源技術的革命,以及諸如自動化、人工智慧、積層列印、演算法與大數據分析等破壞式創新科技所帶來的生產模式變革,不僅讓製造業重獲新生,也讓「在美國製造」重新取得成本優勢。當機器人可以做出 99% 的華爾街投資分析,請問這些靠著高層政治關係以取得訊息優勢的投資家們要如何競爭?當 FAGA(臉書、蘋果、Google、亞馬遜)聯盟產值是所有華爾街投資銀行總值總和的數倍以上時,華府要聽誰的自然很清楚。因此從貿易戰會發生一事可看出,美國內部經濟力量的組成也出現了根本變化。
對台灣來說,除了本身要追上這些破壞式創新技術所帶動的工業浪潮外,也要注意其與全球供應鏈重組結合後對台灣的挑戰。因為這些破壞式創新對生產的要求是要更貼近市場,且在未來的生產活動所需要的供應鏈環節也會大幅減少,販售商品的本身可能無法獲利,而更需要使其成為服務項目的附屬行為,換句話說,未來應該不會是官員所提「軟硬整合」的經濟模式,而是以軟制硬,服務導向為主發展出生產工具的新經濟型態。產品否受歡迎不在於價格與本身的能力,而是在於能否成為解決方案的一部份。台灣的官方與產業界必須深刻體會這些破壞式創新對於社會生活模式所帶來的影響。
最後,全球供應鏈與中國「解鍊」並重新嫁接到東南亞、台灣,與蔡政府新南向政策的方向完全一致,也對台灣帶來新的機會。但是台灣必須看到這些短期機會之後的長期要求。如前所述,台灣必須了解全球供應鏈環節變短、貼近市場生產的趨勢只會日益加快,台灣不僅須努力思考不讓自己被鍛鍊外,也要積極發展自身的市場,以使自己與這波破壞式創新科技所引介的新社會模式,有個可以銜接的合作平台。過去以保護國內產業為名卻實行國家控制之實的官僚市場管理必須盡快退場,讓國內自由市場與創業經濟可以以真正的發展。這可能比與其他國家簽署 FTA 更為重要。
現在所看到的這波全球供應鏈重組,其影響會是世界性的,且可能支配未來 30 年的經濟活動。除了台灣應利用此一難得機會盡快揚棄與中國部份毫無意義的製造連結以分散風險,並大力推動新南向政策外,也要盡快發動內部的市場改革以使台灣成為對創業友善,有合理生活環境,以及勇於嘗試創新的科技新島。這都會是台灣亟需強化的功課。
延伸閱讀:
- 《芋論》美中經濟分道揚鑣對台灣的意涵(2018/09/12)
- 美APEC資深官員訪台 探討台美經貿議題(2018/09/25)
- AIT:中國企圖把持技術產業 損害台美經濟(2018/09/25)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