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繼百憂解又有抗生素退出台灣 藥界吐露主因

圖片來源:中央社

繼憂鬱症老藥「百憂解」,抗生素「泰寧注射劑」今天也傳出將退出台灣。藥界表示,近年藥品原料、人力、廢料處理成本紛紛上漲,又面對健保砍價,雖不致不敷成本,但真的很傷。

憂鬱症老藥「百憂解」,因不堪健保藥價逐年調降,加上近年原物料及運輸成本上漲,精算後已經不敷成本,將於 4 月 1 日起停止供貨,退出台灣市場。

台灣製藥工業同業公會今天舉辦記者會說明此事,公會理事長蘇東茂表示,百憂解原廠藥退出台灣「真的沒那麼嚴重」,他解釋,台灣早在 2013 年就加入「國際醫藥品稽查協約組織」 (PIC/S)組織,領先日本、韓國,代表台灣製藥水準不輸先進國家。

蘇東茂說,根據統計,全台使用的百憂解同成分藥品,國產學名藥市佔率高達 70 %,原廠的百憂解僅占 30 %;但健保署去年給付此成分藥品的新台幣 3375 萬元當中,國內學名藥廠僅拿到 40 %,其餘 60 % 全由百憂解原廠藥廠拿走。

很多民眾認為國產藥廠銷售的學名藥不用過多研發成本,其實是錯誤認知,他解釋,一項藥品上市除了技術性研究和優化外,還要依循法規進行必要臨床試驗,同樣得花費不少成本。

繼百憂解過後,藥師公會全聯會近日又收到默沙東藥廠來函,宣布旗下抗生素「泰寧注射劑」也將因相同原因,於 4 月 1 日起退出台灣市場。

台灣製藥工業同業公會理事劉宗玲表示,去年起國際間原料藥價大漲,多項原料大漲超過 40 % 以上,更預告今年可能繼續調漲,主要有 3 大主因,包括原料藥的原料來源成本上漲、因環保考量導致製藥廢料處理成本上漲,以及歐洲國家工資上漲等因素。

劉宗玲說,在成本上漲、健保又不斷砍價的內外夾攻壓力下,雖不致於像百憂解藥廠所說的「不敷成本」,但衝擊確實很大。

蘇東茂指出,學名藥最大的貢獻就是替健保省錢,但健保每年砍藥價,對原廠、國產藥都是很大的傷害,要是哪天國產藥廠也不敷成本、不願生產,恐釀大缺藥危機,呼籲健保署正視此問題。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