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 年八月,日本戰敗,離開統治了 50 年的臺灣。
中華民國來統治臺灣。
不到兩年,1947 年二月二十七日,臺北大稻埕發生緝私煙事件,公賣局人員抓到林江邁在街上賣私煙,有人圍觀,並要公賣局人員不要為難孤兒寡女。
現場政府人員開槍打死一個人,傷了一個人。隔天,一小群群眾到行政長官總署外面抗議,結果衛兵又開槍,又打死人。當時整個臺灣社會,已經從歡迎中華民國,轉變為痛苦,因為,經濟上通貨膨脹嚴重,政治上則是高壓統治。
什麼是高壓統治?就是在殖民政府時期,臺灣總督府,獨斷獨行,這也是為什麼林獻堂與蔣渭水,要跟日本政府請願,要求設置臺灣議會。
當時的社會菁英無法理解,為什麼 1945 年,臺灣都「光復」了,卻還是沒有民主,沒有自治,沒有那些「我們以為只要脫離殖民,就一定會有」的政治權利。
經濟上的民不聊生,自然也跟 1945 年,臺灣從一個單純的殖民地,變成了中國的土地,因而要負擔起國民黨政府與共產黨打內戰的成本有關。最主要的,莫過於種出來的米穀,要大量送到中國去。連米都沒得吃了的人,會不會脾氣不太好?
累積多時的民怨,再加上語言不通、原本飽受殖民政府歧視的人,在中華民國底下,還是被歧視。日本人不給你的東西,中國人一樣不給你。
於是,全臺各地產生不同的騷動。當時的社會對這些複雜的政治局勢自然不懂,一股腦就把氣都出在隨中國政府來臺灣的外省軍公教人員身上,所以,有一些外省人在路上就被用日文問:你是哪裡人?你無法用日文回答,表示你不曾在臺灣受到日本的國民義務教育,那你肯定是外省人,打。
全臺灣各地,都有人起身反抗,有的有組織,有的只是趁亂發洩一下情緒。各地方的政府機關,有的手邊有憲兵警察的,就開槍鎮壓。
死了更多民眾,民眾怒火更盛。這時候,是三月初。
行政長官陳儀,在這時候,向蔣介石求援兵,然後對外說:請各地仕紳聚集起來,你們一人一個意見,我怎麼知道到底要聽誰的意見?你們組個協調會吧。
於是,仕紳們乖乖組了協調會。
他們是參議員,是律師、醫生、會計師、藝術家、老師,就是家境不錯,在地方上有聲望的人,簡單說,就是每個鄉鎮縣市裡的菁英,也就是意見領袖。陳儀客客氣氣地,聽大家講:你要什麼?政治改革?沒問題。你要什麼?公務員考鑑制度對臺灣人要公平?沒問題。轉過頭去,陳儀跟蔣介石不斷發電報:你快派兵來,要訓練有素的那種,我的兵都是村民,你再不來我就要讓賢了。
同時間,臺灣一些其他的仕紳,也沒有這麼天真,他們也覺得陳儀有問題,就透過各種管道去跟蔣介石說:拜託別派兵來鎮壓臺灣,有話大家可以好好說,我們這邊協調的狀況不錯,只要政治民主,臺灣高度自治,臺灣民眾不是不能商量的,不會一直亂下去。
蔣介石也接到這些電報,其中一則,就是透過美國駐南京大使館轉交給他的。但是,蔣介石這時候也跟陳儀說:我接到一些臺灣人請我不用派兵,不過,「余置之不理」,我的軍隊快到了,乖,別怕。
然後,軍隊在三月八日,到了基隆。
整個基隆港,就從蔚藍的海水,變成血紅的地獄。
整個臺灣,那些出來調解的仕紳們,正因為出了面,所以像是給了陳儀一個殺人名單,也成為最有系統被殺、被抓、被失蹤的一群人。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所謂的」外省族群,根本連臺灣都還沒聽過,也不知道,再過兩年以後,他們要到這個曾經發生過血腥大屠殺的島嶼,度過一生。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