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quote quote=”「台東」一名,和「台北」、「台南」一樣都很晚才出現,都是在清領時期的末期因為行政區的重劃或設定而產生。” style=”default” align=”center”][/bs-quote]
1887 (清光緒 13)年,原來的「卑南廳」改設為「台東直隸州」,始有「台東」之名。當時的統轄範圍還包括花蓮。
多族並存的台東
今天的台東縣境,在距今一個半世紀前,是滿清政府心目中的「野蠻無主,政教不及」之地,滿清統治力還在若即若離之中。然而,滿大人和漢語族人根本沒有能力瞭解,這裡有著滿漢都望塵莫及的歌舞才藝。台東阿美族的馬蘭社,孕育了後來被奧運會採為大會會歌的郭英南(Difang Tuwana)的嘹亮歌聲;這裡也有布農族「八部合音」的天籟之聲;也有紀曉君、張惠妹的曾祖母的曾祖母世世傳唱的卑南詩歌;也有縈繞山谷的排灣古調…..。更不要說,在今天台東南王里,面積八十萬平方公尺的卑南文化遺址,距今兩、三千年前,已有聚落龐大,建物成排分佈,格局嚴謹,且有頗具組織的社會結構。
滿清政府不懂這些,只在其統治的末期,勉強在這裡設立「卑南廳」。
「卑南」源自 Puyuma 社,即漢名「卑南覓」社,或稱「卑南」社。卑南族亦因之得名。Puyuma 為「尊稱」之意。昔時卑南社有優秀頭目,即荷蘭人所稱之 Pimala Pinarai,統領附近部落。Pinarai 即後人稱之為「卑南王」。「卑南」地名就是由 Pinarai 音譯而來。但我們稱「卑南族」的拉丁字則是用 Puyuma。
台東舊稱有「寶桑」庄,源自卑南族社名 Posong(Apapolo、Pooson)的音譯字。在卑南溪下游出海處南岸一帶,今天台東市還有「寶桑里」、「寶桑路」、「寶桑國小」。
卑南的聖山「都蘭山」
被視為「聖山」的「都蘭山」,「都蘭」一詞據說與阿美族語 Atolan(或「Etolan」)有關,該詞的由來為 Atol,意思是「堆石」、「砌石為牆」。後來被漢譯為「都巒」, 1937 年再改為現名「都蘭」。
說到都蘭山,就聯想到都蘭灣南端有一座山叫做「猴子山」,千萬別誤會此山棲滿猴子,其實那是源自於阿美族語。話說阿美族擅長製作武器,曾有附近卑南族人前來請阿美族製作武器卻遭殺害,於是卑南族人大舉入侵阿美族,許多戰死的阿美族勇士葬於此地。阿美族稱「祖先」為 kawas,稱地方為 an,合音 kawasan 為「祖靈之地」。漢人來後聽其發音很像閩南語「猴子山」。但「猴子山」又稱「加路蘭山」,又有另外來源。
「加路蘭」(亦叫「伽路蘭」)是東河鄉的阿美族部落,阿美族語稱為 kararuan,意指洗頭髮的地方,因為附近小溪富含黏地礦物質,洗髮後自然潤濕亮麗而得名。
以溫泉著名的「知本」(又曾寫成「治本」),為卑南族語 Tepole 的閩南語音譯。
成功鎮早年有「麻荖漏」舊稱,原為阿美族「麻荖漏(Mararau、Madawdaw、Miraurao)社」居住地。Mararau 意思是「枯乾的草原」。
關山昔稱「里壠」或「里隴」,為阿美族語 terateran 的音譯節錄,terateran 即是指蕁麻,因昔日此地野生蕁麻叢生,阿美族語稱此地為 terateran 之地。最初來此的漢語族移民商人把 terateran 聽成 riran,故將此地音譯為「里壠」或「里隴」。另有一說,terateran 意為「紅蟲」,指當地多「紅蟲」之故。
阿美的長濱──「加走灣」
長濱鄉舊稱「加走灣」,是阿美族語 Pikak Sauwan 簡化的音譯漢字。意思是「瞭望所」或「守望台」。1888(清光緒 14)年,清軍討伐阿美族的奇密社時,阿美族在此地設瞭望台應戰。另一說是,當滿清勢力由台東逐漸向北擴展時,滿清官吏雇用阿美族青年在此一海岸的突出岩岬上守望。
東河鄉昔稱「馬武窟」,源自阿美族語 mabukuru,為撒網捕魚之意。是阿美族「大馬武窟社」(亦譯為「貓武骨社」、「武突社」)所在地。
鹿野鄉早名「務鹿台」(bakuriyan),阿美族語 bakuriyan 意為多楓樹與鹿群。
海端鄉是布農族的「海多端王(haitotowan)社」所在地(日治時期稱 ハイトトワン)。布農族語 haitotowan,意指三方為山所圍繞,一方開口之地形。
太麻里鄉早期文獻還出現「朝貓籬」、「大貓薶」、「大麻里」,是源自排灣族語 chabari 音譯。排灣語 chabari(或chabarii)的意思是「太陽照耀的肥沃之地」;另有一說,以前移入此地的排灣族發現此也有一塊很大的「木板」,排灣語稱以 cha(場所)baria(板),轉成現在所稱的 tamari,漢字音譯為「太麻里」。另外太麻里曾有舊名 arurun,意思是「舖在搗米臼下的籐製蓆」,用以比喻附近平坦狹小之地。
太麻里社之外,這一帶還有「猴仔蘭社」、「鴨仔蘭社」、「文里格社」、「羅打結社」、「大武窟社」、「打日昔打蘭社」、「虷仔崙社」、「察日昔密社」…。這些名稱,各有其意,例如「虷仔崙(Kanalung)社」(位於今天金峰鄉),源自排灣族語 anaran,意為雞母珠,因該地生產許多雞母珠的植物。距今 1600 年前的史前文化「虷仔崙遺址」即在此地發現。
大武鄉舊稱「巴塱衛」,即「巴塱衛(Palangoe)社」,屬排灣族巴卡羅群。Palangoe 源自排灣語 pangwu,「拿棒子打」的意思,意味著因為當地為沼澤地,要在當地生活則必須拿起棒子開闢。
排灣的「阿朗壹古道」
達仁鄉是排灣族「阿塱衛」社聚集地,其中以「安朔(Ajogetsu)村」最大。(Ajogetsu 排灣族語意思就是「最多人」)。由於本社居民分散在四方,為了防敵,才漸漸集合成一個聚落,所以由此命名。其實「阿塱衛」應是「阿塑衛」的誤寫,與「安朔」屬同源的漢字音譯。但現在達仁鄉內的「阿塱衛」和「安朔」分屬兩個地名。再者,「阿塑衛」不僅寫成「阿塱衛」,又出現「阿塱壹」(或「阿朗壹」)古道之稱,亦屬同源名詞。「阿朗壹」古道從台東達仁鄉南田村,到屏東牡丹鄉。
台東境內還有許多南島語族的小地名,至今仍在使用,例如「馬里阿爾」、「都阿巴路」、「莫哥布各」、「都老老」、「多歐高」、「吉加里斯」、「爵阿倫耿」、「刹刹加侖」、「古達卡斯」、「德巴吉」、「布查其蘭」、「大達克知」…。習慣被漢語制約的人,乍看這些地名,會誤以為是歐洲的小鎮。
達悟的「人之島」
台東除了阿美、布農、卑南、排灣等族群之外,還有屬於達悟族的蘭嶼,他們自稱 Ponsonotau,意思是「人之島」,意即我們自己人居住之島。當然,今天蘭嶼的「自己人」,已經被外來者及其核廢料所宰制!這是地名故事的一大諷刺與辛酸!
反映地表景觀的地名
因地表景觀,或移民墾殖產生的地名,通常可以望字知意。
台東的海岸沿線有「三仙台」、「石雨傘」、「大尖石」、「山腳」、「莿竹腳」、「崎子頭」、「坑內」、「北坑」、「南坑」、「沙崙」、「溪底田」、…等地名,顧名思義可知是因地表景觀得名。
蘭嶼舊稱「紅頭嶼」,由於晴天時能從台東遙望,見島頂染有赫赫紅光。1722 年(康熙 61 年)黃叔璥在《台海使槎錄》中稱之為「紅頭嶼」。再者,蘭嶼以前被卑南族及阿美族稱為 Buotoru、Podoru,意思是牛睪丸。因為「島的北部有紅頭山,南部有大森山聳立,中央明顯低下,望之就好像是兩粒並列的牛睪丸」。
綠島有一舊稱「青仔嶼」,文獻上指是因為島上原始森林密布,青翠蓊鬱,早期漢移民初至島上時,稱之為「青仔嶼」。另外據居民指出,日治時代還可看到島上到處都是檳榔樹,檳榔樹的閩南語叫「青仔」,所以「青仔嶼」一名由來也可能與島上的檳榔樹有關;綠島又另有一舊稱叫「火燒島」,「火燒嶼」之名稱,有人認為係起源於島中之火燒山,因火燒山係島民放小舟出海打漁者,在山頂燒火以為標識,而慣稱「火燒山」,該島因而稱為火燒嶼。或說,早期火燒島居民自古以來,時常燒山墾地,故從台東望之有如火燒島。
移民入墾的歷程
出現大水埤的地方,被移入的漢人稱為「大陂」,後又誤寫成「大坡」,即今天「池上」鄉的舊稱;此外,約在 1870 年代(清光緒年間),漢語族移民在此地新開墾田園,稱為「新開園」,這又是池上鄉的另一舊稱。
鹿野鄉在清光緒年間稱「鹿寮,因清政府曾招漢語族人入墾,有平埔族人 50 戶於此開墾。因漢人稱捕鹿者之房舍為鹿寮,久之遂成地名。
近一百多年來台灣歷經的(日本與國民黨)兩個外來政權,對台灣地名的更易幅度最大。台東的地名當然也不例外。
日治時代更改的地名
日本人改地名,常以諧音考慮,例如:卑南鄉有地方叫「稻葉」,源自卑南語Enaba,而「稻葉」兩字的日語讀音為「いなば」(e-na-ba)。意思是分離之地;「虷仔崙(Kanalung)」改名為「金崙」,因為 kana 與「金」字的日語讀音(kane,轉音為 kana)相同,即今天金峰鄉。
1920 年(日本大正 9 年)日本在台進行地方行政改制,同時也大改地名。在台東地區的地名,有如下的更易:例如,「大陂」改稱「池上」,取「大陂池的上方」之意;「巴塱衛」改為「大武」;「里壠」「里隴」改名「關山」,意指山谷與平原之間的出關口。(另一說,係於 1937(昭和 12)年改名「關山」);「鹿寮」名為「鹿野」,並由台東製糖株式會社招募日本新瀉縣短期移民來此開墾;漁港「加路蘭港」改名「富岡」……。
1929 年(昭和 4 年)在「麻荖漏」興築漁港(1932 年竣工),將「麻荖漏」改名「新港」。
1937 年(昭和 12 年)將海岸線長達近 2 公里的狹長沙濱的「加走灣」,而改名為「長濱」。
「馬武窟」於 1937 年(昭和 12 年)取「大馬武窟」的頭二字,改名「大馬」(今東河)。
1937 年「猴仔蘭」改稱「香蘭」(在太麻里)。以上「池上」、「關山」、「鹿野」、「富岡」、「長濱」、「大武」、「大馬」…皆屬日式地名。
國民黨時代更改的地名
二次大戰後國民黨統治台灣,也不例外地更改地名。台東縣內的鄉鎮在戰後改變的地名如:
「海多端王」社,原隸里隴支廳,1946 年(民國 35 年)設鄉。將「海多端王」譯音簡稱為「海端」。
東河鄉因馬武窟溪在此東流入海,戰後取名「東河」;但另有一說,首任官派鄉長陳曲江,依其姓名取其姓之右半「東」、及江之同義字「河」為鄉名,此說系經其本人私下向友人透露,是否附會戲言?姑妄聽之。
原太麻里鄉內的金崙村於 1946 年 4 月(民國 35 年)設新鄉「金崙」鄉。同年 11 月改稱「金山」鄉,因與台北縣金山鄉同名,於 1958 年(民國 47 年)更名為「金峰」鄉。
原稱「火燒島」,1949 年(民國 38 年)更名為「綠島」,旨在提倡造林保林,綠化該島。
「紅頭嶼」盛產蝴蝶蘭,台灣省政府於 1947 年(民國 36 年)更名為「蘭嶼」。
國民黨好談四維八德,因此這類地名也出現在台東縣。例如:「阿塱衛」於 1946 年(民國 35 年)改為「達仁」鄉;成功鄉有「忠孝」、「信義」、「和平」、「忠仁」、「忠智」、「三民」、「博愛」等名稱的里,都是這種政教德化類型的地名範例。
原民居地改奉鄭成功之名
另外還有以被美化為「民族英雄」的鄭成功為名的地名:
「新港」改稱「成功」。戰後因全台有三處「新港」而更名。台東名人鄭品聰鑑於新港發展源於北郊的成廣澳,而「成功」與「成廣」之音相諧,義亦相似,且以做為紀念鄭成功,遂命名「成功」。
還有一地也以鄭成功取名,1946 年(民國 35 年)國民黨政府在屬於日治時代關山郡內的布農族勢力範圍設鄉,取延平郡王鄭成功之「延平」為鄉名。布農族與鄭成功何干?一位出生日本,成長於福建閩南的中日混血兒鄭成功,萬萬沒想到台灣東部的南島民族的地方會奉他的名字為名啊!
[taronews-styles book_title=”以地名認識台灣” book_author=”李筱峰” book_publisher=”遠景” book_publish_date=”2017/12/27″ book_cover=”https://cdn.taronews.tw/files/2017/12/getImage-1.jpeg” book_link=”http://www.vistaread.com/book.php?id=1897″ book_link_text=”遠景文學網購書” ext_link_1=”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75173″ ext_link_text_1=”博客來購書” ext_link_2=”http://m.sanmin.com.tw/Product/Index/006608404″ ext_link_text_2=”三民網路書店購書” ext_link_3=”https://www.taaze.tw/sing.html?pid=11100834924″ ext_link_text_3=”讀冊生活購書” style=”book”][/taronews-styles]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