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台灣美術館與俄羅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美術館(Museum Centre “Plochad Mira”)合作,將於 9 月 18 日至 11 月18日於俄羅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藝術雙年展推出「透視假面:甜楚現代性」攝影藝術展,呈現台灣社會自 1960 年代迄今所經歷的轉變,以台灣攝影藝術透視當代生活的甜蜜與痛楚。
國美館今年首度與俄羅斯的美術館合作,受邀參加位於西伯利亞的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美術館舉辦的第13屆藝術雙年展。
呼應雙年展主題「協商者 Negotiator」,彰顯當代藝術在社會的所扮演的溝通、交流角色,國美館特別策劃「透視假面:甜楚現代性」攝影作品專題展,精選 35 位台灣藝術家共 95 組件攝影作品,作品時間跨度自 1960 年代至 2016 年,跨越超過半世紀,參展藝術家包括張照堂、袁廣鳴、吳天章、高重黎、李小鏡等人。
本次展覽由台灣策展人楊衍畇與兩位俄羅斯重量級策展人安德列・馬提諾夫(Andrey Martynov) 、謝爾蓋・柯瓦列夫斯基(Sergey Kovalevsky) 一同策展。
安德列・馬提諾夫(Andrey Martynov)多次造訪台灣,對台灣攝影藝術並不陌生,他認為台灣攝影藝術有鮮明的特色,往往藏於「面具」底下,值得專家和大眾關注。
楊衍畇則認為,外國人往往是透過媒體認識台灣,但媒體上呈現的台灣未必真實,反而是藝術家更能抓住更真實的台灣,包括過去台灣社會發展歷程,以及迎接經濟與科技發展後所失去的面向。
因此本次展覽就以美國心理學家厄文・高夫曼(Erving Goffman)的戲劇原理為核心概念,希望透過藝術家紀實或觀看社會角度,讓原本對台灣不熟悉的西伯利亞民眾,可以藉由這次攝影作品展,對台灣有更清楚的概念。楊衍畇:『(原音)在這個美國心理學家(厄文・高夫曼)他的理論當中就是強調説,世界就是舞台,但是藝術家可以透視前台跟後台之間的一些關聯性,所以他可以把真實面,透過藝術手法和觀念性的特質去呈現出來。
國美館表示,配合這次參加俄羅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藝術雙年展,沈昭良、袁廣鳴與何孟娟三位藝術家屆時也將赴俄羅斯與當地民眾交流座談,並介紹台灣攝影藝術發展脈絡。
(新聞資料來源:中央廣播電台)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