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員看世界在對抗氣候變遷的行動中,年輕世代想要掌握更多話語權,瑞典少女桑柏格是代表人物之一,與之比肩的,還有許多對未來抱有危機感的高中生及大學生。
聯合國將於 23 日在紐約召開氣候行動特別峰會,要求各國更積極遵守承諾,投入資源對抗氣候變遷導致的混亂。
這次峰會特別規劃一個平台讓青年發聲,他們有些是環保工作者,有些是企業家或發明家,除了一整天的活動外,他們也有機會與政治領袖跨世代對話。
配合即將到來的峰會,法國今天各大城市都有遊行,主旨是抗議政府在面對氣候變遷造成的混亂狀況時無所作為;在巴黎,遊行以盧森堡公園為起點,一直走到伯西公園(Parc de Bercy),警方估計有 1 萬 6000 人參與。
在提出訴求來因應氣候變遷的積極群體中,年輕人的聲音越來越不可忽視,近期最具代表性的是 16 歲的瑞典女孩桑柏格(Greta Thunberg)。
她去年宣告罷課,期望藉此喚起大眾對氣候議題的重視,結果名聲越來越大,開始在國際會議上演說,短短一年內,她成了擔憂地球未來的一個世代的象徵人物。
受到她的啟發,全球許多青年昨天串聯罷課,在巴黎今天的遊行人群中,也有不少年紀與桑柏格相仿的高中生,還有比她稍長幾歲的大學生,他們除了課業、娛樂和約會外,也關心全球氣溫是否真能如巴黎氣候協定所期望的那樣,在世紀末之前把升溫幅度控制在比工業革命前水準的攝氏 2 度以內。
巴黎氣候協定或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科學報告裡看起來生硬拗口的文字,這些年輕人用自己的想法,轉換成更具象、更切身的說法。
17 歲的伊涅絲(Inès)手上舉著的標語牌寫著「別等到海洋溢出來」。她說,「我們是為拯救地球而來」,她認為政治人物說了很多對抗氣候變遷的承諾,但感覺事情沒什麼進展。
與伊涅絲同行、比她大一歲的阿圖爾(Arthur)表示,他是為了所有人的命運才上街表達意見,雖然年輕,但他不認為話語權因此而減弱,反而正因年輕,他們才是未來承受更多環境問題的一代人。
全球暖化是緩慢而無聲的轉變,但對一些比較敏感又關注氣候議題的青年來說,危機確實存在,從生活中的小事就可以感覺出來。
22 歲的大學生艾麗絲(Élise)主修海洋科學,未來打算從事與海洋環境保護有關的工作,因此特別關心生態,她自製的標語牌說明了她的小小擔憂:「沒有土地、就沒有啤酒」。
生態環境是一個整體,大氣層、海洋和土地,其中任何一項遭破壞,也會波及另外兩項,今年法國許多省份苦於乾旱,穀物、蔬果生長困難,生活中就少了很多種類的飲食,有一天可能沒有米麥、也沒有啤酒,她認為無人可以自外於環境惡化的影響。
「我決定參加遊行,因為我覺得太扯了」,艾麗絲說,「當巴黎聖母院失火,大家群情激憤,為此捐出大筆金錢,但在氣候議題上,地球也正在燃燒,很多人卻什麼都不做。」
她批評政府作為不夠,最多只有權宜措施,過去幾次遊行,政府也不痛不癢,但她還是願意相信群眾力量,「不只大學生、高中生,現在必須(動員)所有人,不能只有年輕人站出來,因為這星球要滅亡了,而且比我們料想的更快」。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法國氣象局(Météo France)及原子能署(CEA)近日公布的報告提到,在最糟的情況下,全球平均升溫幅度可能於 2100 年達到攝氏 6.5 度、甚至 7 度。
如果這個預想成真,熱浪將更長更密集,河流乾枯,冰川消失,熱帶傳染病範圍北移,海平面上升加速侵蝕海岸,夏季森林大火更頻繁,土地也會沙漠化,對人類生活將是毀滅性的打擊。
今天上街遊行的人們,也許多數等不到世紀末去見證升溫幅度預測的正確性,但暖化像是煮青蛙的水,漸進地帶來無可逆轉的改變。
艾麗絲說:「要改變就是現在,否則 20 年後,大家都要承受後果。」
年輕世代關心時事和未來是好事,但他們的聲音能否獲得重視、真正為對抗氣候變遷的政策帶來改變?
伊涅絲和阿圖爾的表情顯得不大肯定,但話中又有種年輕的無畏:「我們希望會有改變,總是要抱著希望,什麼都不做,就什麼都不會發生。」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