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美國威斯康辛州大草原的肥沃黑土上,一棟龐然大物正從玉米和大麥田中冒出頭來。
對支持者而言,這座就要成形的工廠不只是建築物,它的意義重大,代表美國製造業的重生、鐵鏽帶的復興,也讓人重新燃起希望,期盼藍領終能靠著生產線轉移,拿到中產生活的門票。
「華盛頓郵報」今天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先前參加鴻海威州廠動工時,拿著沾滿土的金鏟子說,這是「世界第八大奇景」。
它或許會是,或許不會是。鴻海屢次變更計畫,儘管他們仍信誓旦旦保證可達原先的就業目標,威州州長艾佛斯(Tony Evers)卻不認為其雇用數千員工的支票能夠兌現,專家也認為整體策略沒有太大意義。
經濟步履蹣跚,時而出現樂觀的成長預測,時而陷入黯淡的衰退恐懼,這座工廠與其代表的未來,也跟著擺盪不定。
鴻海工廠是威州的利多還是利空,就連本地人看法都非常分歧;大家都希望鴻海成功,但不是人人都對此堅信不移。
54 歲的高檔禮品店老闆強斯敦(Tom Johnston)說:「這個地區迫切需要投資。這裡什麼都沒有了。」
強斯敦的店開在威州拉辛(Racine)蕭條的主街(Main Street)上,他不太認為鴻海會帶來救贖:「我衷心希望如此,但我想,這一切都是鬼扯。」
正對街的眼鏡店老闆布朗(Ken Brown)不這麼認為,他在威州住了幾十年,看著家鄉因工廠一間間撤離、商店關門、失業率飆升而繁華落盡,而他深信鴻海會改變一切。
活躍於共和黨地方政界的布朗說:「威州的拉辛曾是美國最佳出生地之一。」
「我期待會再變成那樣。」
鴻海起初目標遠大,後來諸多行為卻引來質疑聲浪。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Wisconsin-Madison)經濟學家戴勒(Steven Deller)表示:「每幾個月就有不一樣的計畫,一開始是 1 萬 3000 個工作,現在可能是 1000 個,他們大幅縮減原本的計畫。」
禮品店老闆強斯敦說,鴻海投資案一直給他不切實際的感覺。「我們美國不製造電子產品」。
但支持者認為,改變才是重點。
拉辛郡郡長德拉格拉夫(Jonathan Delagrave)說:「我們真的有機會重新定義自己,我想,明年夏天,我們就會慶祝先進製造業回到美國,回到拉辛郡這裡。」
許多人也寧往好處想,靠時薪 11 美元工作養活自己和兩個小孩的哈尼卡特(Minisha Honeycutt)說:「每個月的狀況都是:『我這個月要付電費還是電話費?』」
遠處密西根湖(Lake Michigan)湛藍的湖水閃閃發亮,在主街等公車的哈尼卡特也夢想著,有一天,工廠開了,生活會跟著改善。
34 歲的她說:「我不想再這樣過了,如果鴻海來了,給我機會,我就不會再這樣下去。」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