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駐台代表泉裕泰上(7)月 31 日在「脫古改新:預約台日下一個五十年」學術論壇上指出,在經歷 400 多年來的外來政權統治後,「台灣人保有『台灣認同』,且強化這個認同意識是台灣維持現狀最重要的手段」,並全力支持台灣加入 CPTPP。
近年來,國際社會也開始注意到,在中國對台長期的壓迫恐嚇之下,反而讓「台灣人」的身分認同更加堅定不移,民主制度和自由的空氣,已經成為是台灣人習以為常的事情。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及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民意調查結果也皆顯示,台灣民眾的「台灣人」認同已從 30 年前的 10 餘 %,上升至 2021 年的 76.8%(台灣民意基金會)、62.3%(政大選舉中心)。此外,過去的民意調查中,傾向選擇維持現狀再觀望的比例,也逐年降低。
這也切合台灣基進一直以來的主張。我們認為,強化台灣認同的目標,並不能止步於「維持現狀」。台灣認同需要被一種名為「國家」的容器保護、乘載,而讓它從內涵到外裝都是「台灣製造」,才是強化台灣認同最終極的意義所在。是故,我們認為「維持現狀」充其量只是強化台灣認同過程中的副產品,是讓台灣的民主自由得以最低限度存在的基本生存條件。
我們主張,強化台灣認同的目標,應該是讓台灣不斷往前,是讓民主自由在接下來的每個時代中成為不可逆的日常,是讓台灣民主、自由以及施政、生活的品質不斷提升和鞏固的「改良現狀」。
台灣認同不斷地鞏固,台灣命運共同體的國族意識不斷地凝聚,在政體與文化上積極解殖,才能成為打造國家最穩固的地基。
在黨外民主前輩、民進黨的共同努力之下,台灣的政治現實已從「中華民國」走到「中華民國台灣」,但仍然未脫離「維持現狀」的框架。台灣基進則主張,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應該進一步終結中華民國殖民體制,以台灣認同為基底,凝聚出台灣全體想像的共同體,透過制憲、住民自決(民族自決),開啟台灣新共和。
當前的台灣,達成這個目標的關鍵,即是兩支本土的競合隊伍。我們相信本土執政必須由本土監督,守護台灣價值的執政黨,也必須讓「忠誠於台灣的反對黨」來監督,才能讓台灣民眾從每次改選、公投或罷免所帶來的亡國感、焦慮感中解脫。基進黨主席陳奕齊拚搏多年以來最為人樂道的「定食理論」,最根本的理念,其實就是踩住台灣不能移動的航向和底限,在獨立建國的航道上衝得更前,同時讓本土勢力的友隊不再有後顧之憂,不必擔心中國的惡浪襲來。
強化台灣認同,不只是維持現狀,而是為了台灣人共同的、更好的未來。
原文出自台灣基進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