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laudius
高雄輕軌大年初一運量再次打破紀錄,單日運量 96128 人次,一舉突破今年 1/28 的 71328 人次,而且直接往上衝了 2 萬多人。
這個數字恐怖在於,高捷橘線歷史最高運量也只有 12 萬 1416 人(2019 罷韓遊行),接下來第二、三名都是 9 萬多,輕軌跑出捷運等級的運量,主要車站幾乎都塞爆,要管制進場。
當然酸民第一個反應是因為輕軌仍處於免費營運期。
然而由於試營運期間刷卡不扣款,仍有較高比率民眾未刷卡搭車,1 月前兩週稽查補票率達 7%,比去年 12 月的 0.17% 暴增 41 倍。加上尖峰時段刷卡更困難,運量很可能低估 10% 以上。
再來就以 2022 年 C20~24 通車經驗來說,免費的 11 月運量為 18010 人次,12 月開始收費,運量跳升到 21657 人次、2023 年 1 月是 26246 人次,通車後只有 2023 年 3 月運量 16707 人次低於免費期間 7%。
也就是說輕軌收費後運量反而上升,原因是輕軌運量受到假期、活動等外在因素影響,比起票價還來得明顯。本次突破紀錄和黃色小鴨仍有很大關係。
在收費後,平日通勤運量當然不會這麼多,但預估仍比成圓前成長 40% 以上,一方面市府應持續推廣 399 月票等政策,如此收費後通勤運量影響不致太多。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提速」和「購車」兩種解決輕軌塞爆問題,提升營運品質的政策勢在必行。提速應該設定明確達成時程表;而購車也該認真思考編列預算與建設儲車空間了。
好過日也會繼續來討論這兩大政策目前的挑戰!
原文出自高雄好過日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