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李忠憲專欄》旅行的意義2024

圖片來源:截自 李忠憲 臉書
前幾天在別府公園跑步,這是我第三次來這裡跑步,2018、2020、2024,這次的時間和速度幾乎和 2020 一模一樣,十公里 78分鐘。
2018 年我才剛開始跑步,在 10 度以下的氣溫,接近兩個小時跑 13 公里,相當的緩慢,因此研討會晚宴只吃到了白飯。
2020 蘇教授在行前突然過世,當年在別府公園跑步的時候,心情完全籠罩在死亡的陰影之下。一下子四年過去了,我又重新回憶起當年的感覺。時間雖然已經過了四年,但在跑步的當下,我總覺得好像只過了四天,我們每年都應該去一些我們從來沒有去過的地方旅行,也應該去一些我們以前曾經到過的地方旅行。
海德格說大部分人生活的方式: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沒有思考。我們每天上班,努力賺錢,希望升官發財,求名求利,期待有更好的物質和享樂生活。只有在奔向死亡的情況之下,才會從這種人的墮落擺脱出來,如果恐懼狀態變得清晰,將使任何藉口都變得不可能,每一個人都要對自己的存在負起責任。
死亡賦予人類美麗和恐懼的瞬間 ,唯有死亡,才讓時間有了生命。恐懼死亡會帶來積極的人生態度,我們常常浪費時間,真正的原因是忘記自己會死,以為生活永遠像這樣子不會改變,沒有想到時間的流逝。
我們接觸到每一個人或與某個人的互動,或許都可能是最後一次,對死亡的看法,嚴重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如果我們認為死亡的距離越遙遠,更理所當然地浪費寶貴的時間。
對於死亡的遠近,有兩個衡量的尺度,一個是時間,另外一個是空間。在空間上,如果死亡距離我們的很近會影響我們的情緒,讓我們感到悲傷。如果死亡發生在遙遠的地方,我們的心情很難被強烈的波動,不過發生一件跟自己不相干的新聞罷了。但如果在我們的周圍,認識的人,親戚朋友,甚至配偶、父母、子女等,當然是極大的震撼和恐懼。
另外一個衡量的尺度是時間,如果衰老或生重病,死亡立刻就變成一個時間的問題。每個人對時間的感覺並不相同,甚至同樣的人對時間在不同的事情上,也有不同的感覺。通常幸福的時間感覺過得很快,痛苦的時間感覺卻非常漫長。
死亡的距離其實很近,不管是在時間或空間上,思考或不思考這個問題,死亡一樣慢慢地接近。我們無法避開死亡,無論在空間或時間上,無法增加生命的長度,只能增加生命的廣度。
梅西耶在里斯本夜車中,寫下:
「我們離開某處時,我們會留下一些當時停留的東西,這些東西,只有回到原來的地方,才能再一次找回來。」
旅行與其說是航向未來的世界,倒不如說是駛往自己內心的過去,我們到每一個新的地方,與其說是得到一些新的事物,倒不如說是留下一些舊的自己,當我重新回到別府公園,有一些舊的過去突然會回到自己的身上。
到過世界很多地方之後,我的旅行不太因新的事物得到滋養,反而是找尋不斷遺留在世界各地自己舊的過去,希望找回某些東西。
我們的一生不斷地散落自己的東西在世界的各個角落,有時候生活非常簡單,像鐘擺一樣,就在兩三個地方擺來擺去,散落自己的東西不斷地在原來的地方很快就被尋獲,這樣的過程我們幾乎沒有感覺,遺落的過程太短,沒有尋獲的喜悅,當我們把自己散落的愈廣愈遠,再度重逢時的感受,應該會遠遠勝過鐘擺生活中的遺落與拾獲的短暫過程。
我們在這樣的過程中,尋找自己和自己影子之間的溝通管道,總有一天陽光照在自己身上,所呈現出來的身影,和自己彷佛一樣!

圖片來源:截自 李忠憲 臉書

原文出自李忠憲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