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生技中心前進北美生物科技展 秀 3 平台 9 項創新技術 芋傳媒 2023-06-05 23:18 2023 年北美生物科技大展今年吸引 65 國家、 1200 多家廠商參展,生物技術開發中心( DCB )在經濟部技術處支持下,大規模推出 3 大平台與 9 項創新技術,鏈結全球生醫產業鏈爭取新商機。
國際 加拿大廠商分享合作經驗 讚揚台灣製造技術服務 芋傳媒 2023-03-26 10:38 由加拿大和台灣雙方合辦的台灣貿易經驗分享會 23 日在本拿比舉行,分享的加拿大廠商讚揚台灣製造的電動車充電樁、機車零件、智慧機器人和食品加工設備,近 60 名企業主到場交流。
國際 國科會陳儀莊訪美國衛院 邀莫德納加入人才培訓計畫 芋傳媒 2023-03-10 21:39 台美雙邊科技合作日益密切,國科會今天表示,副主委陳儀莊3月上旬拜會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 NIH )所屬單位,聚焦 AI 精準醫療等議題,並邀請生技大廠莫德納加入國科會的人才培訓計畫。國科會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陳儀莊應外交部邀請,參加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舉辦的「 2023 年台灣性別平等週」系列活動,並在美東時間9日晚間(台灣時間 10 日上午)參加論壇,分享台灣性平推動政策成效,在國際性平評比表現優異,尤其台灣女性立委比例高達 41 %,令全場驚豔,成為各國努力目標。
科技 沈榮津:智慧醫療結合生技與代工 讓台灣走出一片天 芋傳媒 2022-12-08 23:50 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今天說,台灣資訊產業在國際上接受過品牌大廠的試煉,已開始對數位醫療與精準醫療產生興趣,未來智慧醫療結合生技產業與代工廠,可以讓台灣走出一片天。沈榮津晚間出席台灣精準醫療產業協會「 2022 會員暨精準醫療新趨勢論壇」致詞時表示,精準醫療是台灣的機會,最近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把所有資訊業者都納為會員,在先前舉辦生策會大會中,包括金寶董事長許勝雄、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和碩董事長童子賢都出席。
健康 藥毒所18年磨一劍 全球首支微生物殺蟎劑誕生 芋傳媒 2022-11-01 19:11 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今天發表費時 18 年研究出國內、也是全球首支的微生物殺蟎劑—發光光桿菌,可對付公認難以防治的害蟎,進程比英、美快,且效果優於農藥,農藥業者擬銷海內外。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今天召開「 18 年磨一劍.國內首件微生物殺蟎劑 藥毒所技術授權環境友善植物保護資材-發光光桿菌」記者會,發布為公認會危害木瓜等蔬果及花卉,且難以對付的害蟎,包含神澤氏葉蟎(紅蜘蛛)與二點葉蟎(白蜘蛛),研發出國內、也是全球首支微生物殺蟎劑。
國際 北美台灣科技年會矽谷登場 展望生技創新倍速成長 芋傳媒 2022-09-18 18:17 台裔合成生物學家盧冠達在一場論壇中表示,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藥品市場,台灣的藥廠除專注台灣,更可放眼解決美國醫藥界的問題,而疫後生技的創新趨勢與挑戰只會快速加倍。
國際 台立經貿合作洽談會聚焦雷射生技 商機逾3000萬美元 芋傳媒 2022-09-12 20:55 台灣、立陶宛經貿合作洽談會今天登場,商機超過 3000 萬美元;立國經濟暨創新部新任政次澤麥提斯表示,這次立國訪團聚焦雷射、生技產業合作,台立兩國不僅是真朋友,也盼雙邊後續能締結富有成果、穩固長久的關係。立陶宛與台灣經貿互動日益頻繁,金額也持續成長,外貿協會引述海關統計指出, 2021 年台立雙邊貿易額較 2020 年大幅成長 23 .8%。
科技 陳建仁籲掌握疫後生技機會 貢獻永續經濟發展 芋傳媒 2022-07-28 17:49 前副總統陳建仁今天出席 2022 BIO Asia-Taiwan Exhibition 亞洲生技大展開幕式致詞表示,疫情讓我們了解到一個國家唯有強大的生技產業,才能直接保護人民的健康,維護國家社會的安全,生技產業將貢獻於永續的經濟發展上。
健康 開發mRNA疫苗抗COVID-19 3醫學家獲唐獎肯定 芋傳媒 2022-06-19 13:50 第5屆唐獎生技醫藥獎今天揭曉,由3名醫學家獲獎,他們發現關鍵的疫苗學觀念和方法,進而成功開發對抗 COVID-19 ( 2019 冠狀病毒疾病)的 mRNA 疫苗,幫助人類對抗新興傳染病。第5屆唐獎今天上午 10 時在台北舉行,唐獎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陳振川、生技醫藥獎評選委員會召集人張文昌、中央研究院轉譯醫學專題中心執行長陶秘華、中央研究院副院長劉扶東出席。
科技 專訪/打造生技界台積電 涂醒哲:台灣CDMO可做亞洲區代工 芋傳媒 2022-04-17 12:21 台灣的生技產業曾被視為明星產業,但也曾因股價暴起暴跌被貼上炒作標籤,摔到谷底,近來卻在 COVID-19 百年大疫中看到轉骨契機。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董事長涂醒哲分析,「 CDMO 就是台灣生技業的機會」。 COVID-19 疫情讓全球生技版圖大洗牌,莫德納( Moderna )原本只是間成立 10 年的小公司,在列強環伺的歐美市場中,彷彿新生兒般稚嫩,卻能以突破的 mRNA 技術開發 COVID-19…